“薯贱伤农”现象分析——以乌兰察布市为例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p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乌兰察布市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成为内蒙古乃至全国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已成为该市的主要产业,极大的促进了乌兰察布市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在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村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大力发展乌兰察布市的马铃薯产业,优化马铃薯产业链,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马铃薯的粗放式发展,不但阻碍了农牧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还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农户的利益,如2011年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严重滞销而导致的“薯贱伤农”现象。所以通过“薯贱伤农”现象研究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并且概述了国内外关于马铃薯产业的动态研究成果。其次阐述了与本文研究有关的需求弹性理论和蛛网理论。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阐述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和重要地位。第三章从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分析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产品深加工,组织化状况,政府的认识误区三个方面总结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根据之前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及拟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应用蛛网模型和需求弹性理论分析了乌兰察布市2011年马铃薯滞销,造成“薯贱伤农”经济现象的理论原因。然后从深加工、组织化及政府环节探究阻碍乌盟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其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视角,提出了推进乌盟马铃薯产业良性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其他文献
虎彩从事包装印刷25年了,一直在专注包装领域,尤其是高端包装市场。现在,虎彩这块业务的盈利仍然非常好,但依然转型做个性化印刷,且已经拥有自己的个性定制电商平台虎彩影印,最近,虎彩又重点发力数字出版,为什么?这是因为虎彩意识到,未来的印刷行业将有一些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印刷一定会成为主流。  传统出版产业面临生存困境  目前中国有500多家国有出版机构,出版内容和书号都受到管制。整个出版业的上游有作者
金融脱媒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描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在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下,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导致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
东亚地区FTA体系的构建是以东亚已形成的相对完整的生产协作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然与现有的跨境生产协作体系产生相互影响。本文从自由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