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臂运动预测与机械臂拟人运动规划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4zh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臂的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业领域,越来越多的机械臂被用于人机协作场景中与人在共享空间中协作完成指定任务。人人协作过程中当彼此可以理解对方运动意图时,协作效果将大大提高。同样,对于自然高效的人机协作也需要人与机械臂可以理解彼此的运动意图。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人臂运动预测与机械臂拟人运动规划方法,实现人与机械臂理解彼此运动意图的目的,并设计实验对本文所述方法进行了验证。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人臂达点运动中手部运动轨迹预测精度低、不完善等问题,文中对手部运动轨迹各笛卡尔分量采用五次多项式进行了拟合。首先,以手部运动笛卡尔位置分量的起止点为输入(6维),以各位置分量相应的五次多项式系数为输出(6维),建立了基于多输出高斯过程回归(MOGP)手部达点运动位置分量预测模型。其次,以手部运动笛卡尔姿态分量的起止点为输入(6维),以各姿态分量相应的五次多项式系数为输出(6维),建立了基于MOGP手部达点运动姿态分量预测模型。最后得到了基于MOGP手部达点运动轨迹预测模型。2、针对人臂达点运动中手臂臂构型预测精度低、普适性差等问题,首先,建立了手臂7自由度(DOF)运动学模型,选用臂角作为冗余参数,建立了手臂基于臂角的逆运动学方程。其次,分析上下臂长度对人臂达点运动臂构型的影响。最后,以达点运动中手部位姿及上下臂长度作为输入,以该位姿对应的臂角作为输出,建立了基于单输出高斯过程回归(SOGP)手臂达点运动臂构型预测模型。3、针对仿人机械臂运动拟人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人臂运动映射的机械臂拟人运动规划方法。文中,将基于MOGP手部达点运动轨迹预测模型和基于SOGP手臂达点运动臂构型预测模型分别映射到仿人机械臂笛卡尔空间和关节空间,建立了仿人机械臂基于臂角的解析逆运动学方程,实现了机械臂拟人运动。4、搭建了虚拟数字人和仿人机器人平台。设计实验分析了基于MOGP手部达点运动轨迹预测模型和基于SOGP手臂达点运动臂构型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并将其用于虚拟数字人手臂运动复现。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方法,并且可以成功复现虚拟数字人手臂运动。对比了握手动作中人臂运动与机械臂拟人运动,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机械臂拟人运动规划方法可以同时实现机械臂笛卡尔空间和关节空间的拟人运动。
其他文献
针对陕北国家煤炭基地大量现役煤仓煤流冲刷破坏问题,采用实验测试、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千万吨级大型现役煤仓煤流块体入仓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颗粒流冲击煤仓仓壁的离散元模型,研究不同撞击过程对煤仓壁面造成的撞击损害规律,提出控制煤流撞击损害技术方案。针对柠条塔1800万吨产能煤流煤仓损害难题,开展现役煤仓损害研究,进行损害防护优化,为大型煤仓运营生产安全提供了科学支撑。主要
提升机房作为煤矿企业生产物资、作业人员运输系统的监控中心,是联系煤矿井上井下的主要通道。伴随煤矿的智能化建设,监视操控人员的任务由以往手动为主的操作转变为在显示终端的监视及控制,这对其作业的认知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机司机在这一情境下极易出现选择性注意失败,由此引发人因事故。因此,本文旨在构建煤矿提升机司机的注意力分配模型,找寻出影响注意力分配的关键指标和因素,深入探究提升机司机的注意力分配规律
苹果树的枝条是叶、芽、花、果等器官生长的基础,适宜的枝条数量和长度是果树正常生长及开花结果的保证。同时,枝条信息(长度/数量)是苹果树长势以及产量等的重要表征指标,因此,准确的获取苹果树枝条信息对于果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富士苹果树的地面激光扫描仪(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和背包激光雷达(Backpack Light Detection and Ran
钢板剪力墙由剪力墙板、竖向边缘构件和水平边缘构件组成。通过钢连梁将两片钢板剪力墙在各层相连,可构成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由于连梁的耦联作用,相连的两组单肢钢板剪力墙可以协同工作,提高结构的抗侧能力。本文中联肢钢板剪力墙的竖向边缘构件采用方钢管混凝土柱,在钢板剪力墙屈曲后,方钢管边框柱可为其提供足够的锚固,可以充分发挥钢板墙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在钢板剪力墙上设置了井字加劲肋,能减少墙板的震颤和声响,
煤矿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拓展推动了起源头生产安全管理作用的煤矿监控系统的全面普及。煤矿监控系统界面信息显示的数字化引起界面信息量剧增,增加了监控人员需要执行的子任务数量,由此引发的人因失误成为煤矿事故频发的主要诱因。因此提高煤矿监控系统界面信息显示的可用性可为煤矿各级生产管理及事故预防提供决策信息及技术性保障。本文以煤矿监控系统界面信息显示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可用性优化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本文首先
随着世界范围内煤炭资源逐渐转入深度开采阶段,煤炭企业所面临的灾害影响越来越多,尤其因冲击地压灾害带来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极大的威胁生产安全,是矿井急需加以管控的重大风险灾害。华亭煤矿2501采区自开展采掘活动以来冲击地压事件一直十分活跃,致使巷道底鼓、顶板下沉、支护失效、大型设备位移等现象突出,甚至出现人身伤亡,对矿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为解决矿井冲击地压频发的问题,本论文采用了理论分
核废料的处理作业环境具有放射性辐射,故而使用机器人执行任务的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人工作业。但到目前为止,核废料搬运分拣工作仍存在工作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本文以所设计的液压机械臂为基础,对其机械结构、运动学分析以及液压控制系统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机械臂模型的构建。依据其所处的工作环境及设定的主要参数,设计机械臂的整体方案,确定机械臂的自由度数目、结构简图、负载等基本参数
现阶段沥青路面病害频发且大修周期短,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纤维因其操作简便且性能提高明显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竹类资源丰富且应用领域广泛,但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竹渣废料,由竹渣疏解而成的竹纤维不仅力学强度高且回弹性能优越,其中竹原纤维还兼具天然可再生这一优良属性,为改善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拓展废弃竹渣的循环再利用途径,对竹原纤维沥青胶浆及其混合料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慈竹纤维、楠竹纤
我国正在推进智能矿山建设工作,数字化技术在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新的数字化人-机交互系统可用性问题,其中,煤矿调度监控作业系统操作流程的优劣直接对系统可用性带来影响。因此本文对H煤矿调度监控作业系统操作流程的可用性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其可用性的同时为煤矿行业数字化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本文从操作流程任务分析的角度,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探究数字化人-机交互系统可用
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开采,而传统的矿产开采会带来地表沉陷、地表尾矿堆积等环境污染问题。为了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充填采矿法因其具有安全、回采率高、地表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在整个充填系统中,管道堵塞是料浆输送过程中最为频繁发生的事故,因此若能对矿山充填管道进行可视化检测,及时判断管道内堵塞结块的位置和大小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充填管道输送的稳定运行与安全性有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