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正当目的认定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东获取有效信息是参与现代公司治理的前提。在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下出现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两权分离,加剧了股东知情与公司披露信息之间的矛盾。我国《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用法律确立股东查阅权的同时,引入正当目的作为限制条件。依托理论研究将正当目的一分为二,即从股东行权角度的积极正当目的和从公司抗辩角度的消极正当目的(不正当目的)。当下,关于积极正当目的认定法律规定空白,消极正当目的认定虽有最新出台的《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八条,但其本身存在不足,反而加剧了举证和裁判的难度,产生新的争议,股东与公司利益保护失衡。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全方位研究问题,力求对《公司法》关于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正当目的认定制度进行优化,以期更好的助益司法实践,平衡股东和公司间利益,促进公司治理体系规范化和市场经济有序发展。除去导论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对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正当目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本章首先为正当目的划分提供理论基础,明确了正当目的包括积极与消极两面,二者为并列关系。然后从股东和公司两个主体出发进行各自代表的理论基础探讨,为全文从正当目的积极与消极两面分析、解决问题架起框架,也为问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石。第二章对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正当目的认定的最新的立法与司法进行考察。在立法上,发现当前我国对于此问题的法律规范,存在对公司和股东间利益保护失衡、积极正当目的认定条款缺失、消极正当目的司法解释存在不足的问题,阐明正当目的认定困境成因。在司法上,选取以“正当目的”为争议焦点的最新有效裁判文书200份进行统计,发现存在法官裁判立场分歧、层次分析下股东主张目的理由以简单粗浅为主、公司抗辩目的理由相对严谨、实质性竞争关系认定分歧、股东兼具积极与消极目的认定裁判分歧、法官判决结果偏差的问题。第三章对裁判分歧下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正当目的认定再讨论。本章首先结合司法实践分析出三点认定积极正当目的应该遵循的审查规则:股东善意、理由明确具体、目的有关联。其次,通过对司法实践类型化总结出三点形成积极正当目的认定具体标准,包括:一定限制理由下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不知情;股东为了掌握自身盈利状况;公司实际控制人、管理人存在行为错误。然后,进一步与美国正当目的认定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接下来类型化分析消极正当目的认定标准,发现《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八条情形涵盖广,解决法条本身的疏漏更重要。最后,对股东多重目的情形裁判与举证责任分配都和美国法律进行比较借鉴。第四章对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正当目的认定裁判规则完善提出五条建议。第一,明确正当目的内涵与积极正当目的审查要件。第二,设立积极正当目的认定标准。第三,改进消极正当目的认定标准。包括,明确同业竞争的内容,细化思考可能损害公司利益标准,完善曾经损害公司利益标准,以及其他情形认定。第四,优化股东兼具正当目的积极与消极情形的认定规则。第五,完善举证责任分配。第五章是本文的余论。为了让正当目的认定规则更加完善,在股东和公司利益难以真正平衡的情况下,促进股东查阅权的更好实现,笔者提出三种补充方式:检查人制度引入、发挥公司章程的预防性作用、公司信息披露平台制度建设。
其他文献
学位
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强调,监管机构要贯彻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转型工作。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证监会将监管权力不断下放、监管重心不断下移,赋予证券交易所更多职权,逐渐突出了证券交易所在资本市场中的一线监管作用。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年报问询函逐渐成为证券交易所改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监管手段。当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中,存在潜在风险、盈余质量、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回顾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家族企业已然占据民营企业的80%以上,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低位,在家族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增长的质量究竟如何?企业的投资决策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对新建生产能力的投资部分代表了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而影响着企业的业绩。本文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出发,研究家族所有制及所有权比例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从侧面反映出家族所有权
从清朝开始碑帖之争不断,很多书家也对魏碑的褒贬不一,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沙孟海先生提出碑刻的好坏与刻手有关。华人德先生认为北魏造像记一般是在书丹后进行刊刻的,那么魏碑风貌应当与书丹墨迹有关联。《龙门四品》作为魏碑中的精品,可以代表魏碑基本风貌。在《高昌墓表》中有一部分未经刊刻的墨迹与魏碑风格相似。本文从文化背景、材料特质、刻工写手等方面分析了北魏造像记风貌的形成原因;从整体和笔画入手,通过对《龙门四
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困境儿童保护现状,以S机构为例,结合文献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了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保护取得的成效及其成功经验,同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基于实证研究,本文有以下3个基本发现:(1)S机构参与困境儿童保护取得了较大成效,使得政府、S机构自身、服务地、困境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益,其中,政府的职能得到了一定延伸,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提高
盈余管理一直是公司治理相关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影响因素和治理效应等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有文献大多是关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较少关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正因如此,企业盈余管理的传统做法被外部监管机构和审计师熟知,其可操纵空间被大大压缩,所以企业开始转向分类转移这种成本低、隐蔽性强的操纵方式。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意错误划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达到改变企业利润结构,增加核心盈余的目的。这种方式
众所周知,身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机构投资者,不仅在宏观领域的促进资本市场整体的发展进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更在微观的公司层面的治理中贡献力量。机构投资者对于公司治理的积极影响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广泛研究的话题,相关理论成果层出不穷,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同一个假设,即机构投资者对于被投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不存在侧重。实际情况中,被投资企业的股权价值在机构股权投资组合总价值中的份额是不一样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评价要点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高中阶段的整本书研究成为教育热点,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教学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从事相关研究,但初中的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并不乐观,《简·爱》的名著导读教学也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聚焦“初中语文《简·爱》的名著导读教学”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
社保基金作为基本社会保险的调剂和补充,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是社会保障制度平稳运行和改善社会福利的经济基础。社保基金秉承“在保证流动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的投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社保基金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往往更倾向于业绩好,经营稳定,有成长性和现金流充足的企业,在持股周期上倾向于中长期持股。正是由于社保基金的这种特性,使得其能更深入、更广泛的影响公司治理。此外,社保基金
随着“懒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者更快速、便捷地吃到更有质量、更丰富的餐食的需求在整体快速增长,方便速食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而2020年的疫情又加速了这个行业的发展。然而方便速食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迅速地涌入了无数的品牌,方便速食行业迅速成为红海。如何在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策略接近的条件下,调整自身营销策略,是所有速食品企业当下直面的问题。本文以作者所在的MX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MX公司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