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超级电容器与传感器集成一体化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glglglg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对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多功能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近年来,针对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集成器件系统研究成为热点。集成器件根据功能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产能单元、储能单元和传感单元。其中储能单元主要由二次离子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组成,传感单元通常选用应用场景广泛的应变传感器、光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传统集成系统是构建在集成电路等硬质基底上,而硬质基底既不利于设备的穿戴舒适性,同时难以满足传感器件等功能的需求。而碳纳米管(CNT)薄膜具备高柔性、长寿命、高能量密度和较好界面相容性等优点,因此我们选用碳纳米管薄膜作为电极材料的生长基底。以金属有机框架前驱体构筑不同新型活性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和功能型传感器以满足日益发展的集成系统对储能性能,高效传感等性能的需求。本文从电极材料的生长,储能器件和传感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等角度出发,目的是研究并制备性能优异的集成器件。在电极材料的生长中,主要选取了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衍生物作为活性物质分别制备并研究了在能源存储器件和传感器件的应用。在集成器件的构筑及研究方面,主要利用叠层状结构制备了不同类型的能源存储器件和传感器件,通过简单的工艺将两种器件连接起来,成功制备并研究了集成器件的性能及潜在应用等。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Co3O4@ZIF-67复合电极材料构筑柔性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和Ti@Zn O电极材料制备光响应传感器组成集成器件并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采用水热法在钛丝上原位生长Co(OH)2后退火得到花状Co3O4纳米片,再复合上一层ZIF-67材料。利用三电极研究该材料电化学性能后,将其与Ti@Fe2O3构成不对称超级电容器,成功驱动由Zn O构筑的光响应传感器,使光响应传感器能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电流响应。证明了该集成系统具备一定的储能转化和在光传感方面的良好性能。(2)基于ZnSe/CoSe2复合电极材料构筑柔性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和CNT@r GO电极材料制备柔性应变传感器并组成集成器件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采用常温搅拌在碳纳米管薄膜上一步原位生长Zn Co-MOF前驱体材料,用水热法对其进行硒化后得到片状ZnSe/CoSe2复合电极材料。三电极测试证明该材料硒化后具备优秀的电化学性能。将该材料与酸活化的碳纳米管薄膜(ECNT)构成不对称超级电容器。成功驱动由CNT@r GO和纯CNT薄膜构筑的应变传感器并对应变刺激出现电流响应变化。说明了集成系统具备良好的储能转化以及优异的传感性能。(3)基于Co-NCNT@MXene复合电极材料构筑柔性对称超级电容器和柔性应变传感器并组成集成化器件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采用氢氟酸刻蚀的方法制备Ti3C2Tx材料。在Ti3C2Tx粉体上通过常温搅拌的方法两步生长ZIF-8@ZIF-67,最后在管式炉中退火得到Co-NCNT@MXene粉体材料。通过涂膜法使材料固定在CNT薄膜上得到复合电极。利用该复合电极构筑的柔性对称超级电容器具备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以及机械稳定性,还可通过集成太阳能电池对其进行充电。利用该复合电极构筑的柔性双模传感器能够分别对应变和压力有良好的响应。该集成器件在人体上可以对一系列运动进行响应,如手指弯曲动作等,同时还可以对垂直方向上的压力进行摩斯电码信号的输出。实现了单一电极材料在储能和传感两种模式的使用,以及集成系统的实际运用,表现出单一电极材料同时具备多种应用场景的潜力。
其他文献
组播被广泛应用于IPTV、网络直播等服务,但当前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多样性应用服务与日俱增,基于传统网络架构的组播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网络发展需求。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与生俱来的全局视角和可编程等特性,使组播管理变得更高效更灵活。传统组播中的路由器必须维护大量的组播状态信息,存在可扩展性差、组播协议复杂、路由收敛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位索引显式复制
在机器学习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多示例学习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多元化。目前,多示例学习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在满足算法能对未知标记的包进行正确分类的前提下,提升模型的性能。包中示例间相关性和代表性示例对优化模型的性能至关重要,因此,利用图数据结构表示每个包中的示例关系是解决该问题的主流思路之一。根据多示例学习研究的层面可将已有的研究划分为基于包特征和基于示例特征2类,而
随着柔性电子设备的迅猛发展,柔性储能电源作为柔性电子设备的能源储存-转化装置,人们对其功能完整性要求也越来越多。构筑和设计柔性储能器件的关键在于柔性电极的制备、合成工艺的简化及低成本策略的配合。本文以柔性电极的制备为出发点,通过探索合适的工艺构筑了适用于柔性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调整原料配比及实验参数以最优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利用商业聚三聚氰胺泡沫为柔性载体,以四硫代钼酸铵(ATM)和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代谢性信号分子。在植物中,GABA参与的信号途径包括信号的产生、运输和效应细胞的响应机制尚未完全清晰。本论文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的GUS报告基因载体、启动子核定位荧光表达载体和基因全长荧光表达载体,从基因表达的
人体活动检测与识别是物联网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虽然基于视频和可穿戴传感器的活动检测方法已经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但仍存在较强的使用限制和成本问题。而基于Wi-Fi信号的方法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能够在无光照和遮挡的情况下使用,不涉及用户隐私,且成本低廉易进行大规模部署,因此被广泛应用在人体活动识别领域。基于Wi-Fi信号的方法分为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水稻(Oryza sativa)是中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植物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之一。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干旱、高盐、低温等逆境的影响。因此,研究水稻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并揭示其抗逆的分子机理具有重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转录因子在水稻逆境信号转导途径中起重要调节作用。NAC(NAM,ATAF1/2和CUC)家族是最大的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多个生物学过程,在生物和非生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和水下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声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UASNs)已经发展成为探索海洋世界、获取水下信息等业务的关键技术之一。UASNs是WSNs在水下部署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UASNs所处水下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用于水下作业的传感器不能像陆地上使用的传感器一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逐渐转向智能化。为突出信息真实性和及时性,在农产品追溯系统中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信息化记录尤为普遍。农业生产过程记录是农产品质量追溯的重要环节,因此利用农业生产图像自动识别农事行为活动变得尤为重要。行为识别目前有传统学习和深度学习两类方法,对于人类简单的行为大多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行为识别拥有广阔的使用场景,如智能监控、人机交互等,然而在农业应用领域还没有显著研究和利用
在所有疾病中,癌症是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为突出。在不同的治疗策略中,化学疗法一直是治疗肿瘤的最可靠选择之一。几千年来,天然产物为化疗药物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来源,为维护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超过60%的抗癌药物来自天然产物。研究表明,传统中草药及民族药物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多向性及毒副作用小等优势,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癌症和改善癌症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究癌症
碳基超级电容器凭借着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优势,在储能领域作为电池的补充甚至替代品备受关注。然而,较低的能量密度制约着其在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电动车中的应用。究其原因,一方面碳材料基于双电层电容储能的容量有限;另一方面碳材料制备过程易团聚,导致比表面积降低。有鉴于此,本文从以下角度出发来优化碳基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设计高比表面积和/或多孔的碳纳米结构,增加暴露的表面活性位点;杂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