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种质及枸橼自交后代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性鉴定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ke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Xcc)是严重阻碍柑橘产业发展的世界性检疫病害,防控困难,选育抗病品种为防治溃疡病的唯一有效办法。枸橼C-05是柑橘属独特的抗溃疡病种质,为抗性机理和抗病育种提供了种质基础。本研究通过研究枸橼扦插繁殖方法,筛选出枸橼最佳生根培养的环境和促进生根剂ABT 1号的浓度,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材料保障。对不同枸橼种质进行柑橘溃疡病离体与活体注射接种鉴定,通过持续观察各品种的发病症状差异,并结合病情指数综合分析不同枸橼种质的抗感类型,系统评价了14份枸橼种质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感性情况。同时,对枸橼C-05及其自交群体后代,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胚性类型进行了鉴定。本研究为柑橘溃疡病的抗性资源奠定了基础,为挖掘柑橘溃疡病的抗性基因提供了理论参考。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枸橼托盘催根扦插繁殖和枸橼杂种蛭石催根繁殖方法的研究,摸索出操作简便、生根率高的方法。ABT 1号生根剂浓度为50mg/L的生根指数最高,生根效果最好,托盘催根和蛭石催根均可扦插成活材料。(2)为了进一步评价枸橼C-05的抗性,对14份枸橼种质进行了叶片形态学及溃疡病的离体和活体抗性评价。通过叶片形态学观察表明,14份枸橼种质存在较大的形态学差异。通过离体与活体注射接种对不同枸橼种质进行了系统的柑橘溃疡病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14份枸橼种质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性存在极大差异,溃疡病的抗性评价综合病情指数显示枸橼C-05、园香橼、矮果香橼、美国枸橼、普通枸橼和印度大果综合病情指数较小,表现为极抗病或抗病,其他枸橼种质表现不同程度的感病性;枸橼种质的抗病或感病性与其叶片形态特征无关。(3)通过SSR分子标记鉴定枸橼C-05及枸橼自交后代的单胚性,结果表明枸橼C-05及枸橼自交后代均为单胚。建立枸橼自交后代群体408株,利用离体注射接种对217株枸橼自交后代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枸橼C-05自交后代全部抗溃疡病,表明枸橼自交后代对溃疡病的抗性没有出现分离。通过活体鉴定自交后代150株,结果表明144株均为极抗病或较抗病植株,6株鉴定结果不确定,已鉴定的枸橼自交群体还不足以分析其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感性遗传规律。
其他文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屠宰是动物源性食品从农场走向餐桌的必经环节。强化动物屠宰环节的卫生监管,对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肉食安全、身体健康以及防控动物疫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省自1997年开始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生猪屠宰行为逐渐规范,肉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具体实施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急需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在本课题研究中,作者通过实地查看屠宰生产场所的条件及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但因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起的出血病长期严重制约草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草鱼体内存在抗GCRV的重要功能分子且免疫因子在应答GCRV时具有功能差异性,其抗GCRV主效功能分子的筛选确证对日后草鱼抗GCRV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究了GCRV弱毒疫苗免疫处理草鱼母
ABC转运蛋白是一类通过结合并水解ATP释放能量实现底物的跨膜运输的转运蛋白,是现存生物体中发现的最大的蛋白质家族之一。在此之前,已在多个物种中鉴定出该蛋白家族基因在提高植物重金属耐性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八仙花铝处理下的转录组数据,旨在确定八仙花ABC转运蛋白家族中外源铝响应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八仙花中筛选出48个ABC转运蛋白基因,分属于7个亚家族(ABCA~ABCG)。该转运蛋白
本研究以分别黄芪超微粉和玉米皮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山羊糖脂代谢的影响,以期为黄芪和玉米皮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试验参考。1、选择24只健康的湘东黑山羊(39日龄),按照平均体重相近(4.96 kg)的原则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CON组)和黄芪超微粉组(AP组),两组饲粮精粗比7:3,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黄芪超微粉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黄芪超微粉(10g/d)。试验期60天,其中预饲期1
大棚是湖南省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设施类型,但夏季的高温、冬春季的寡照等不利因素影响到大棚蔬菜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通过对大棚结构进一步的优化和覆盖材料的筛选,以达到改善大棚温光环境的效果,为大棚栽培蔬菜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试验将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大棚(对称型侧开窗大棚A、锯齿型顶侧开窗大棚B、不对称型顶侧开窗大棚C)以及三种不同覆盖材料(PE膜、PO膜、SC膜)的塑料大棚温光效应观测,并在不同结构大
随着抗生素在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中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继而出现了一系列弊端并日益突显。因此,寻找到一种能有效替代抗生素且无污染和副作用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已成为现阶段畜牧业的研究热点。微生态制剂具有调节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环境,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协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动物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已成为抗生素替代品研究的热门课题。茶籽粕是油茶经过加工提炼后的主要副产物,因其自身含有许多生
本研究为了探索月季RcAP2基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胁迫的影响,构建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以拟南芥作为受体材料,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拟南芥花序进行侵染转化,获得了表达eGFP(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的拟南芥转化植株;以月季作为受体材料,优化了月季植株再生体系;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月季胚性愈伤组织、月季茎段芽进行侵染转化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粉碎粒度的亚麻籽对奶牛生产性能、牛奶和血液中脂肪酸组成及脂质氧化的影响,以期探讨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亚麻籽的粉碎粒度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分为3个试验。试验选用45头泌乳日龄为60-120d,产奶量为36-44kg/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粉碎组和完整组。预饲期7d,试验期35d。粉碎组每天添加1.5kg的0.2mm粉碎亚麻籽(包括亚麻籽、
为研究穿心莲内酯对黄鳝生长性能及免疫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本研究共开展了两个实验。实验一:以初始体重为(25.00±0.15)g的黄鳝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75、150、225和300 mg/kg穿心莲内酯,分别记为AD1、AD2、AD3、AD4和AD5,共配置5组等氮等能饲料,每组三个重复,养殖实验在池塘网箱(1.5 m×2.0 m×1.5 m)中进行,持续8
滑坡状态的实时监测是灾害预防与治理的重要依据.针对目前滑坡监测系统中存在测点间距离远、多传感器接入繁琐、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的滑坡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节点单元、LoRa集中器、云服务器及滑坡信息监测网页.采用STM32单片机设计的节点单元,完成对滑坡现场各种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协议转换;待LoRa集中器将数据汇聚后通过4G通信发送到云服务器;开发滑坡信息监测网页,实时刷新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