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论文核心思想一句话概括就是:民国时期的医师管理立法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初步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考医、执业认许、医师法律责任、医讼案件鉴定、医师权益保障以及诊金等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医事立法权之争、中西医之争、鉴定权之争、医疗的商业性和公益性之争、诊金标准的制定权之争等,其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当下中国医师管理法律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民国时期,社会疾病构成以贫困社会特征,而作为疾病防治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核心思想一句话概括就是:民国时期的医师管理立法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初步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考医、执业认许、医师法律责任、医讼案件鉴定、医师权益保障以及诊金等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医事立法权之争、中西医之争、鉴定权之争、医疗的商业性和公益性之争、诊金标准的制定权之争等,其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当下中国医师管理法律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民国时期,社会疾病构成以贫困社会特征,而作为疾病防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医师群体呈现为本土西医师初始萌发,传统中医师“自由执业”,民间巫医、江湖游医盛行的基本样相。国民政府在“医学国家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公医制”改革,在改革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又转向了医师管理的法制化。在此过程中,国民政府逐步建立了国家和地方医政组织体系,进行了以“整顿医业”为目的的立法和执法活动,取缔巫医和江湖游医,但是由于国家政局动荡、民众文化素质不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地方政府“阳奉阴违”等原因,巫医和江湖游医屡禁不止。国民政府在继承清末考医和取缔医师的基础上,效法西方医学建制,逐步实行考医制度和执业认许制度。在经历了医师资格认许、给照保证、废止中医、变通给证、医师甄训等曲折的发展过程后,中西医统一考试、统一认许的现代医师法律制度得以建立。在制度构建过程中,西医群体的精英,尤其是西医官僚凭借知识上的合法性和政治正确性掌握了医事立法权,中西医之间的冲突最终体现为医事立法上的权力斗争,但就法令颁行后西医界的反应、抗议来看,西医官僚的超前立法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医疗实际。作为医师法律的重要内容,民国医师的权利与义务也得以逐步确立。民国医师职业法律责任明显区分了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国民政府在借鉴传统社会医师刑事法律规制,尤其是清末医师业务犯罪制度立法的基础上,设立了医师业务过失罪,而民国医师业务过失罪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无论是1928年《刑法》,还是1935年《刑法》,其规定的医师业务过失罪的刑罚较普通过失犯罪的刑罚为重;二是,由于医病纠纷频发等原因,1935年《刑法》加重了对医师业务过失犯罪的刑事处罚,提高了医师职业法律风险。行政法律责任包括罚金、停止执业和吊销执照。中国现代医讼案件鉴定制度始于民国,在其建立之初就必须面对历史传统与现代制度的冲突问题。民国医讼案件鉴定制度经历法医鉴定医讼案件、西医师鉴定中医讼案的波折过程后,最终形成了西医师鉴定西医讼案、中医师鉴定中医讼案、法医鉴定医讼案件死亡原因的符合“专业问题同行鉴定”的现代医讼案件司法鉴定制度,保障了医讼案件鉴定的科学性。民国时期,虽有刑事法律制度保障国民的人身自由、名誉等普通民权,但是,病家常以医病纠纷为由肆意扭控医师至警察机关,而警察机关、司法机关对该类侵犯医师基本民权的非法行为置若罔闻,甚至还随意拘提、羁押医师。由于民国时期的刑事诉讼法就医师业务过失罪实行“公诉”与“自诉”并行的刑事追诉制度,造成医师被刑事追究的现象泛滥。由于医师的人身保障缺乏、名誉侵权多发、刑事追究泛滥、诊金收取困难等原因,以医师自律和维权为宗旨的医师职业团体纷纷成立,并通过直接参与医病纠纷的处理和医讼案件的诉讼程序、受理医讼案件鉴定、呼吁政府制定医师权益保障法案以及自行制定诊金标准等,维护医师群体人身权益和职业利益。民国时期,社会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巨大转型阶段,医业从传统的“医乃仁术”的道德行为,转向“医乃营业,乃职业”的市场交易行为,以市场化运行为主的医师行业必然损及普通民众的医疗权利;而国民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为体现医疗保健的国家责任,制定了相应的诊金标准,而医师职业团体对地方政府的诊金规定做出了强烈的抗议,尤其以政府救济贫病的倡导为标靶,认为救济贫病是政府的责任,建议政府广设平民医院及施疗诊所、推行卫生访问看护及筹办健康保险。民国时期,围绕医师管理法律体制等重大问题所展开的激烈的学术讨论和有益的实践探索,既有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有宝贵的经验积累,值得当下的医疗法律体制改革反思和汲取。
其他文献
当下中国在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问题,不仅已成为社会各界强烈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且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69,处于较高位域。此外,本世纪以来,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趋势突显,“富、贫、官”等阶层的“二代”现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高低意味着,国民的子孙辈之间是有着更多平等竞争的机会,还是主要受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基层组织制度的重要抓手,是规范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载体。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必须以解决工程建设实际困难、推进工程建设进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使党日活动主题更突显、效果更明显,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开展了"交投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近年来,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疾病往往会伴随着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糖尿病心脏病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糖尿病心脏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胰岛素抵抗是二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而在胰岛素抵抗的心肌细胞中,由于肌浆网/内质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功能的
细胞凋亡是一种不引起炎症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它在生物医学界一直是被重点研究的对象。多年来,研究者们在细胞凋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凋亡这一基本过程,更能使我们利用对细胞凋亡的理解有效地治疗疾病。典型的凋亡途径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这其中的信号通路、调节因子以及分子机制已被很好地研究和描述。而基于细胞凋亡设计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也已经被广泛使用。比如小分子细胞凋亡诱导
G.A.柯亨是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之一,其成名作《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一书为学界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苏联传统马克思主义和结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之路,在英语世界产生了持续的重大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柯亨进入马克思研究时,苏联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已经陷入僵化状态,尤其是斯大林主义模式已经受到了西方思想界的普遍抵触,因为传统的研究往往依据马克思的表述和论证本身
奈格里早期的政治本体论不仅确定了其后来政治批判理论的核心构架与方法论前提,而且构成他创建后社会主义政治规划的关健切入点。奈格里致力于通过挖掘传统形而上学的政治内涵,并以形而上学-政治学-历史情势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建构。对他而言,本体论以去目的论、决定论、超验论和辩证法为基本前提,它并不追溯事物的超验起源和基础,而是将视角专注于无限开放的历史创构过程,以从中筹划指向差异和未来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自然语言为特征的领域文本信息不断喷涌,这些文本信息是进行科学研究、企业竞争情报研究的宝贵知识源泉,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文本型数据至关重要。中文文本信息在这些年亦是飞速增长。然而较之于那些通过空格分隔语义单元的语种信息来说,中文文本信息缺乏在计算机化信息处理方面的天然便利,处理工作困难重重。这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中文文本信息进行预处理,以正确地识别和理解中文文
中国早期左翼文论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对这一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研究集中在对“革命文学论争”的探讨当中。但是,早期左翼文论同时还表现出内容和形式上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的哲学理论的浓厚兴趣,文论家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其文学理论建立起合法性。本文对早期左翼文学理论哲学背景的研究即从此处入手,探讨早期左翼文论哲学背景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尤多拉·韦尔蒂(1909-2001)擅长全景式地描绘家乡密西西比州的小镇生活,并因此蜚声美国文坛。她精于状写方言俗语、风土人情,落笔之处无不趣味丛生,因而文墨生涯屡屡获奖,其中包括普利策文学奖与美国国家图书奖。国内学界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少数几部较知名的获奖作品,批评论述常常难脱窠臼,拘囿于诸如颠覆性的女性形象、神话元素、怪诞书写这样的传统主题。西方学林的批评视域则更加开阔深远,涵盖女性主义,精神分析
线粒体生物合成和质量控制是线粒体发挥正常功能,以满足细胞和机体代谢和氧化还原需要的关键。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衰老的一个突出特征,它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衰老过程中骨骼肌萎缩也与线粒体功能衰退有关。线粒体的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两个等级。第一个层次的质量控制是由线粒体蛋白酶介导的清除线粒体内部错误折叠和氧化损伤的蛋白。这一过程发生在线粒体轻微损伤的状态下。当线粒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