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及发酵条件优化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a20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雷帕霉素(rapamycin,RPM)是一种由三十一元环组成的三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见Fig.1,主要由吸水链霉菌发酵产生。雷帕霉素最初确定为一种抗真菌抗生素,随着对此类结构化合物免疫抑制和抗肿瘤作用的深入研究,目前,雷帕霉素已被成功开发为新型强效的免疫抑制剂,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以及新型包衣涂层药物,用于涂层支架,防止心脏血管再狭窄。以雷帕霉素为基本结构单位进行其衍生物的药物合成的研究,使该类药物在抗肿瘤和基因治疗方面展现了更为深远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雷帕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为研究对象,以提高雷帕霉素的发酵水平为研究目的,围绕菌种保藏特点、遗传育种改造、发酵条件优化进行了系列研究。   方法:   1、针对雷帕霉素产生菌吸水链霉菌进行菌种保藏方法研究。   2、对出发菌种进行菌种特性考察,研究总结菌落分化形态,进行摇瓶发酵统计,确定优势主型菌落,确定基本的筛选方向。   3、常规诱变育种通过对UV、N离子注入、激光处理、微波处理、亚硝酸化合物等物理化学诱变剂进行诱变效果比较,确定较佳诱变剂。开展基于核糖体工程改造的氨基糖苷类抗性筛选,耐自身产物突变株选育、耐“毒性”前体突变株选育,尝试进行理性育种的研究。   4、建立吸水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体系,进行原生质体诱变育种。运用基因组重排的育种手段,筛选突变菌株。   5、针对雷帕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发酵前体物质——提供起始单位环己烷衍生物的前体、羧酸哌啶环结构的合成前体的作用。   结果:菌种保藏方法研究,比较了冷干、沙土、液氮三种保藏方法的保藏效果,体现出吸水链霉菌对干燥和真空两种保藏压力及其敏感,死亡率达到99.9%以上,经典的液氮保藏方法存活率达到58.2%以上。进一步进行的超低温液氮保藏冷冻保护剂和降温速率的研究,得到新的冷冻保护剂海藻糖6%+甘油8%,采用快速冷冻速率,存活率提高到95.6%。   确定具有发酵优势的主型菌落对出发菌株N1103进行纯化分离,进而采用变异率较大的UV和亚硝酸盐复合诱变,分别筛选出链霉素抗性菌株S-6-105,自身抗性突变菌株R-4-271,哌啶酸前体赖氨酸抗性突变株L-5-76,诱变育种发酵水平提高了50-67%。   原生质体技术的研究,确立了吸水链霉菌适宜的菌丝培养工艺,酶解条件,再生条件,成功获得了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进一步开展原生质体诱变育种,采用激光处理,较孢子敏感度得到显著提高。以Str-102、R-4-271、L-5-76为出发菌株尝试进行基因组重排,两轮效果筛选到具有复合抗性的变异菌株Y-89。发酵水平进一步提高38%,为原始出发菌株的2.3倍。   雷帕霉素合成前体的研究,在天然有机氮源过于丰富的发酵培养基上,难于体现各可能前体的作用。以硝基氮源替代主要有机氮源玉米浆,前体作用得到初步体现。莽草酸作为提供环己烷衍生物的前体,作用显著,最高消前加入耐受量为0.2%,同时在发酵过程分批补加羧酸哌啶的合成前体赖氨酸,使发酵水平进一步提高33%。新菌株新发酵水平达到原始出发水平的3倍。   结论:首先成功建立了吸水链霉菌的中长期保藏方法:采用海藻糖6%+甘油8%做冷冻保护剂,快速冷冻速率降温进行超低温液氮保藏,保藏存活率达到95.6%,有效提高了菌种的保藏效果,保证了菌种选育的育种效率。选取有效的物理化学诱变刺激进行菌种诱变,开展氨基糖苷类抗性筛选,耐自身产物突变株选育、耐“毒性”前体突变株选育,获得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突变株。开展吸水链霉菌原生质体育种的研究,进行原生质体再生,原生质体诱变育种、基因组重排育种,获得具有复合抗性的变异菌株Y-89,发酵水平达到出发菌株的2.3倍。针对选育出的新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调整发酵氮源组分,建立前体补加工艺,发酵水平进一步提高33%,总体达到原水平的3倍。
其他文献
二硫醚类衍生物的抗癌机制与人体的硫氧还蛋白系统有关,其中PX-12是最典型的代表,它能够抑制硫氧还蛋白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菌活性。1,3,4-噻二唑类衍生物经研究证实,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抗菌,抗肿瘤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目前药物的研究中。同时,1,3,4-噻二唑通过与供电子元素S相连,可以增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性,从而有效的提高药物的活性。我们以二硫醚和1,3,4-噻二
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 Calcium,ATC)为他汀类调血脂药,是一种新型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HMG-Co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显著的降
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应用标志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抗生素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它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加,迫切需要新的抗生素抵抗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课题致力于运用茎尖组织培养的技术手段达到对番红花植株脱毒的目的,并将脱毒成功地植株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我们采用不同外植体、消毒试剂、消毒时间、培养基、并加入浓度配比的细胞生长调节剂进行大量繁殖的实验,寻找出最适合番红花大量繁殖的各种因素,从而达到提高番红花柱头产量的目的。另外,为达到扩大药用资源的目的,我们又对番红花球茎、顶芽、侧芽、进行了动物实验,观测其镇痛活性、抗炎活性、抗抑郁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