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在加速吡啶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生物降解中的作用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as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大量的应用。其中大部分是一些难以生物降解并对生态环境有毒害作用的。这些物质一旦进入自然环境,具有长期存留、污染范围广等特点,从而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研究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Pyridine)和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作为研究对象。吡啶是一种典型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常见于焦化废水和制药废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是邻苯二甲酸酯类中链式最短,运用最广泛的化合物,作为增塑剂用于塑料的制备。吡啶、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都属于较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但它们在生物降解步骤中都涉及到需要电子的反应,因此考察电子对其降解速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利用一种新型的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分别对吡啶和DMP进行生物降解,重点讨论了电子在加速它们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内源或外源电子是如何加速吡啶和DMP生物降解速率的,并对目标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生成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额外的电子供体不仅可以通过加速初始的单加氧反应从而加速吡啶的整个生物反应;还能加速中间产物的双加氧反应,通过减少中间产物的累积,来加速DMP的整个反应。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吡啶的初始生物降解步骤是2步单加氧反应,通过提供2.94m M和4.34m M额外的电子供体,吡啶的生物降解速率在4小时内较吡啶单独生物降解分别提高了23%和54%。2.经过紫外光解作为预处理后的吡啶,在生物降解时其生物降解速率会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吡啶在紫外光解过程中,会生成的主要中间产物丁二酸。丁二酸作为电子供体可以明显加速吡啶的生物降解速率。并且光解时间越长,产生的丁二酸越多。3.吡啶的生物降解速率与电子当量成正比。该实验通过加入等电子当量的甲酸和乙酸与等当量的丁二酸进行比较而得以证明。4.无论外源电子还是内源电子都可以加速吡啶的生物降解速率。丁二酸作为电子供体既可以加速吡啶的生物降解,同时也可以降解中间产物——2-羟基吡啶降解的生物降解。5.DMP通过两步水解反应转化为邻苯二甲酸(Phthalic acid,PA),而中间产物PA的进一步反应是需要电子的双加氧反应,PA的存在会抑制DMP的生物降解。6.外源电子供体(如丁二酸)的加入,可以加速PA的双加氧反应,进而加速DMP最初的水解反应。并且PA的生物降解速率与外源电子的加入量成正比。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经济飞速发展,能源却频频告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地区PM2.5经常超标,人民的身体健康面临巨大的威胁,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近几年,我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导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应用新知、数学教学语言要生活化,使小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不同粉煤灰、矿渣掺量混凝土试件快速碳化10 d和20 d后,半浸泡在10%硫酸钠溶液中,在恒温恒湿环境下[(20±1)℃,相对湿度RH(60±5)%],混凝土试件水分蒸发区
目的通过对胎儿水肿综合征孕产妇在产科住院阶段的观察处理和护理经验总结,减少出生缺陷,消除孕产妇产后出血及各种并发症。方法对46例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技术护理、产程观察
吸附是控制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ydrophobic organic contaminants,HOCs)在环境中迁移的主要机制之一。黑炭是土壤的常见成分,黑炭对HOCs的吸附是土壤吸附HOCs的重要过程,对土
【摘要】网球步法主要是包括垫步、交叉步、跨步等多种步法技巧,其以跑步为主。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步法能力以及精准的判断能力才能保证技术运用的全面型以及多变性。本人通过对网球步法移动训练的研究,介绍相应的训练方法,并指出网球步法移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来提高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以供教练员参考。  【关键字】网球 步法 移动 训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胫骨髁间前棘是前交叉韧带的附着区,胫骨髁间前撕脱骨折的发生使前交叉韧带松弛,丧失了对膝关节的稳定作用,其骨折是一种特殊的严重关节内骨折。我院自2001年起采用自行研究设计
【摘要】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后,通过教师之前的教育和引导,在面对数学学科问题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解决方法和手段。而面对高年级出现的一些相对抽象的数学问题时,部分学生仍旧习惯性的采用以往掌握的方法,依赖自身感官而非理性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给学生理解问题和教师的知识传授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画图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由感官处理问题向理性处理问题过渡,提高学生理解
元认知策略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策略.拟将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分为听前策略、听的策略以及听后策略三个阶段.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应用元认知策略来促进学生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