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是教育理论、课程目标、学科知识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表现,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大陆台湾同为炎黄子孙,皆以汉语为主要语言。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两岸语文教科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文对上海教育出版社和台湾翰林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编选进行比较研究,共有六个部分。导论部分梳理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探讨了两地文言文选文的编选依据及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在第三章中比较了两套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编排,包括教科书中文言文的数量与比重、文言文组成单元的方式、文言文必读与选读课文的安排等。第四章把教科书中的文言文分为韵文和散文,对两套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体裁和体裁分布进行了分析。第五章研究了两套教科书的课文导学系统和练习设计。
基于以上研究,在最后一章得出以下结论:上海《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教科书中的文言文比重比台湾方面高,且注重文言文的背诵积累,而台湾《语文课程纲要》对文言文没有背诵的要求。上教版文言文比例不符合上海《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编排上没有规律;翰林版编排较系统。两套教科书都重视经典,有相同选文。但上教版选文难,与学生的生活不贴近。翰林版词和散曲篇目少。并提出以下建议:上教版中的文言文比例应符合上海《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编排文言文;适当增添导学系统;选贴近学生生活的文言文。台湾方面,台湾《语文课程纲要》应增加文言文选文的比例,重视文言文的积累;翰林版应增加词和散曲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