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分子对防龋DNA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作用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龋病是常见的由细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口腔健康水平。本研究组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DNA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龋病,并研制出含靶向蛋白CTLA-4和抗原特异性序列GLU的靶向DNA疫苗pGJGLU。但该DNA疫苗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对免疫反应的类型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CTLA-4及其配体B7-1及B7-2分子在该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如何尚需进一步探索。为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研究,希望明确B7-1及B7-2分子对免疫类型的影响,及其对该疫苗发挥作用的影响。实验一 B7分子的敲除对防龋DNA疫苗影响作用的研究目的:利用B7-1及B7-2基因敲除鼠研究两分子对防龋DNA疫苗的体内防龋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B7-1、B7-2基因敲除小鼠(分别记为B7-1 KO组、B7-2 KO组、B7-1/2KO组)及野生型小鼠(WT组),用已构建成功含靶向蛋白CTLA-4和抗原特异性序列GLU的靶向DNA疫苗pGJGLU,经鼻腔免疫各组小鼠,并在免疫前(OW)和第一次免疫之后的第2、4、6、8、10、12、14和16周分别采集各组小鼠的唾液及血清样本。用ELISA的方法来检测收集到的各组小鼠在不同的时间点的血液和唾液中致龋蛋白GLU的抗体水平。结果:B7-1/2KO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其小鼠的唾液样本和血清样本中的针对蛋白GLU的抗体IgG和IgA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IgA于第6周时含量最高,晚了 2周。血清样本内的抗GLUIgG的含量在各个时间点上亦均低于对照组。且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B7-1/2 KO组在除了第4、14与第16周以外的其他所有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B7-1 KO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其IgA抗体在各个研究时间点的检测含量有显著地减少,差异仅在免疫前及免疫后的第2、6和8周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IgA于第6周时含量最高,晚了 2周。该组的血清样本中IgG抗体在各个时间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仅在免疫前及免疫后的第2、4、8和10周具有统计学意义。B7-2 KO组相对于对照组唾液内IgA抗体的减少则只在第6周具有统计学意义,其血清内IgG抗体的减少,则只在第10周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时间点均未观测到显著性差异。结论:B7-1及B7-2分子的存在可促进免疫靶向防龋DNA疫苗后唾液及血液内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对于疫苗发挥免疫效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中B7-1分子的作用强于B7-2分子。实验二不同B7分子的敲除对接种DNA疫苗后体内免疫反应类型的不同影响目的:研究B7-1,B7-2分子在靶向防龋DNA疫苗诱导的体内免疫反应过程中作用及其对诱导产生的免疫反应类型的影响。方法:采用B7-1、B7-2基因敲除小鼠(分别记为B7-1 KO组、B7-2 KO组、B7-1/2KO组)及野生型小鼠(WT组),并用靶向防龋DNA疫苗pGJGLU于小鼠股四头肌处以肌肉注射的方法免疫各组小鼠,2周加强免疫一次。一周后取出并采用尼龙网碾磨的方法获取各组小鼠的脾细胞,而后将蛋白GLU加入脾细胞内。培养48小时后,小心收集各个实验组的上清并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评价各组样本内中细胞因子如IL-17、IFN-γ、IL-10等的含量。结果:B7-2KO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可发现其样本中检测到的IFN-γ的含量增加,表明B7-2可以抑制细胞因子IFN-γ的合成分泌。各基因敲除组IL-17的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变化,提示IL-17的分泌与B7-1及B7-2分子没有明显联系。B7-1/2 KO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其样本中检测到的IL-10的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而B7-2 KO组与B7-1 KO组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提示了 IL-10的分泌可以不依赖B7-1/2分子的同时存在。结论:B7分子对该DNA疫苗所引起的免疫调节是错综复杂的,而在B7-1、B7-2分子之间其作用亦不相同。B7-2分子可以抑制Th1型免疫反应;B7-1及B7-2分子对Th17型的免疫反应没有明显影响。实验三B7分子对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研究目的:利用基因敲除鼠研究共刺激分子B7-1、B7-2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B7-1、B7-2基因敲除小鼠(分别记为B7-1 KO组、B7-2 KO组、B7-1/2KO组)及野生型小鼠(WT组),解剖分离各个实验组小鼠的股骨和胫骨,并从中得到骨髓细胞。体外条件下培养细胞并诱导获得DC。采用LPS刺激DC成熟,并在对成熟DC进行去增殖处理后,使其与T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并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共培养的细胞悬液后,采用CCK8试剂盒来做关于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的检测评价;另一组则在培养之后将细胞与培养液分别收集起来,分别分析T细胞IFN-γ、IL-4、IL-17、GATA-3、T-bet及RORγt的基因转录情况与细胞因子IFN-γ、IL-4、IL-17的分泌情况。从细胞中提取到总RNA,并于逆转录后进行荧光定量PCR的检测。而培养上清液,则采用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B7-1KO组的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其上清及细胞内表达的IFN-y,T-bet均有降低,IL-4,GATA-3则均有升高,而IL-17及RORyt则无明显变化;B7-2KO组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其上清及细胞内表达的IFN-γ,T-bet升高,而IL-4,IL-17,GATA-3与RORγt则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B7-1/2 KO组的检测结果则显示在与对照组比较时,无论其上清还是细胞内表达的各因子的变化程度均位于B7-1 KO组与B7-2 KO组的变化之间。另外关于增殖的检测则显示各个实验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B7-1与B7-2分子对于T淋巴细胞的作用不同。前者可以促使初始细胞向Th1细胞方向进行分化,阻碍其向Th2细胞方向分化,而与Th17细胞的分化并没有明显的联系;而后者即B7-2分子则可以促使初始细胞向Th2与Th17细胞方向进行分化,并阻碍其向Th1细胞方向分化.另外研究结果显示B7-1及B7-2分子与T细胞的增殖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联系。
其他文献
通过对风电机组塔筒厚板门框焊接所用材料、方法、工艺评定和组对方法的比较分析,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厚板门框和筒体组焊的方案;并结合现场施工的经验分析了如何
多聚焦图像融合技术是将来自同一场景的不同传感器获得的图像融合成一幅图像,去除冗余信息,提取有用信息,以获得信息更丰富、视觉上更清晰且更易于处理的图像。多聚焦图像融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到庞大的抗癌药物领域。从抗癌药物不同作用靶点出发,简单综述了各类抗癌药物,主要对新靶点药物进行了详细介绍。而在这
研究目的:目前研究发现,智障、自闭症的特殊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明显高于普通青少年,还有研究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儿童,即自闭症儿童的体脂肪、无机盐、身体水分含量等几项体成分指标都明显偏高。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一种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青少年与普通儿童体成分的研究,而没有对于不同残障类别的特殊儿童青少年间的体成分体成分的研究。为探讨整体特殊儿童
在教育中,人格的养成和教育是第一位的。感恩是其他优良品质的生长点,感恩品质培养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感恩是心怀感激并愿意回报他人和社会的一种情怀,不是简单的感恩意识,而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在我国,感恩教育的概念由陶志琼教授提出,实践表明,通过感恩教育的洗礼,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社会风尚得到改进。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
桩基础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港口、桥梁、输油输电塔线路以及海上作业采油平台等工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提到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然而,
这里所说的中国近代早期改革派即人们常说的早期改良派。据《西行漫记》记载:"就这样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我非常喜欢。作者是一位老派改良主义者,以为中国之所以
会议
目的:青海地区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与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并且对OSAHS合并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尚缺乏充
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及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野外监测领域也成为当前热门应用领域之一。基于物联网的野外监测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的人工野外巡检方式存在的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巡检范围有限及自然条件受限区域巡检困难的缺点,还可以克服遥感卫星进行监测时信息获取周期长、实时性差的缺点。基于物联网的野外监测系统虽然可以高效的获取监测对象的监测信息,但是由于野外环境
饱和非线性在实际控制系统十分常见,实际系统中如果存在大的负载扰动或者不确定性,便极易导致执行器饱和,从而造成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发生不稳定。电液伺服系统因其响应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