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x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6年出生于法国的福柯,凭借其独有的见解与观点在法国以及西方的学术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84年,福柯逝世,发表于同年的《性经验史》第2、3卷,引发了西方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将其视为福柯晚期对伦理主体或生存美学探索的主要代表作。1978年,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实施使中国展露出新的面貌,整个思想界重新焕发出生机,大量的西方学术思潮涌入国内,被视为结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福柯也随之进入人们的研究范围之内,权力、知识与生存美学成为人们研究福柯思想的三大主题。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拓展,生存美学思想的地位日益凸显并成为了理解福柯全部思想的核心所在。但生存美学思想的重要性在国内的显现并非是一朝形成的,而是经历了探索、发展与完善三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时期的接受语境下,每个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接受状况与研究特点。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生存美学思想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梳理,了解国内学者们对生存美学思想研究的接受现状,从而为今后学者们更全面、深入的研究生存美学提供一点研究线索及方向。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论述了生存美学思想在国内的研究状况及今后的研究展望。在第一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生存美学思想在国内90年代的接受概况,这一时期是学者们对生存美学思想的探索阶段。在这一时期,作为结构主义一员的福柯被引进国内后,人们更多地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福柯的权力理论与知识理论的研究之上,生存美学思想仅仅得到了少数高校学者的关注。并且这一时期,对生存美学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简要的阐释与介绍,还未能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第二部分为生存美学研究的发展期,继90年代的探索之后,21世纪的头五年,生存美学在国内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对生存美学内涵的深入探讨与性质的界定成为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这一时期,费瑟斯通的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与韦尔施的Undoing Aesthetics中译本在国内的出版引发了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主题研究的极大兴趣,强调自我创造,追求生活艺术化的生存美学思想自然也随着这股研究热潮而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短短五年间,国内研究生存美学的著作与期刊论文大幅增加,专门研究生存美学的文章开始出现,生存美学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为体系化的探讨。第三部分为生存美学思想研究的完善期,从2005年至今。在这一阶段,较之之前的两个时期,生存美学思想在国内的研究达到新的高度。无论就研究视角与论述深度,还是就学者人数与文章数量而言,这一时期都得到了提升。权力、知识与生存美学不再成为福柯思想的三个主要分支,而是三者共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贯穿于福柯思想的始终。此外,对生存美学思想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该思想本身,与其他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成为学者们在这一时期热衷的研究手段,生存美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最后一部分是生存美学思想在国内的研究展望。这一部分旨在通过对前三部分的分析整理,从而得出生存美学思想在当下国内的研究态势,进而指出该思想在当前的研究中所呈现出的不足,希望为后来的研究者选择生存美学这一研究方向时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电催化水裂解制氢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技术手段,由阳极的析氧(OER)和阴极的析氢(HER)两个过程构成,其中析氧半反应通常具有缓慢的动力学过程,效率较低,往往需要加入有效的电催化剂克服反应能垒。因此,开发地球丰度大、无毒、廉价的析氧电催化剂非常必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有机-无机杂化的配合物,具有丰富的金属中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调节的孔尺寸等特点,在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该
坡缕石,又名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的黏土矿物。由于在自然界中风化沉积,天然的坡缕石中常含有许多伴生矿,其中石英最为常见。此外,由于静电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天然坡缕石的纳米结构更倾向于以晶体束或聚集体的形式存在。显然,伴生矿物的存在和棒状晶体的聚集均会抑制坡缕石的纳米载体特性。因此,研究坡缕石的纯化和棒状聚集体的解离对于提高载体材料在其纳米纤维结构上的分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纯化和解离后的坡缕石为
本文所研究的曲式与曲式原则是在民歌的多声部改编创作中所体现的复杂的体裁形式和技术现象。本文以芝达林创作的民歌合唱作品为研究对象;以音乐分析原则为依据;以传统曲式结构为线索;以对比分析研究为方法;对其中的结构发展原则和曲式结构类型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将原始民歌与创编作品的结构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这些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思想。本文的论述分为绪论、保持原民歌基本结构的曲式分析、改变原民歌基
自1980年代以来,我的导师芝达林教授努力探寻民间歌曲旋律发展的艺术规律,在运用多声部音乐技巧创作民歌合唱作品的实践中,以他的勇气和智慧实现了对所作民歌合唱作品旋律的创造性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旋律发展思维。对芝达林教授创作的《桃花红杏花白》山西民歌女声合唱曲集和《中国北方民歌合唱曲集》进行学习、究研,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创作规律:1、用对位手法改变民歌的旋律结构,增加民歌旋律的丰富性。2、调整民歌旋律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改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并且国家出台了推进“互联网+教育”的相关意见和发展规划,教育部也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智慧教学逐渐兴起,但智慧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差异。这些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对智慧教学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如何
随着城市汽车的数量增加,停车难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司空见惯的社会问题。停车场管理系统作为智慧城市中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促使停车设施利用均衡化,同时还能减少用户寻找车位的时间消耗,缓解了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设计实现一种基于NB-IoT-ZigBee的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基于NB-IoT-ZigBee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植物的耐盐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分子、细胞、代谢、生理和整株植物(个体)水平。一旦植物处于高盐环境中,就会激活多个信号转导途径以应对盐胁迫。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 L.)是一种真盐生植物,它可以在超过1 M Na Cl浓度的极端生境中生存,并且在中等Na Cl浓度(200 m M)下表现出最佳生长表型。本实验选用不同盐浓度盐角草植株进行生理表型的观察以及脂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
山西沿黄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升级产业结构、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本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和“黄土高原风景道”,2017年山西省旅发大会提出山西要打造黄河旅游板块,可见黄河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加之山西黄河旅游资源的优势,及旅游产业广泛关联性、生态性和永续性等特性,使得黄河旅游成为了地区经济转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宜居,农村生态环境优美是基础。然而,作为我国人口主要集聚地的农村还存在生态环境恶化加深,生活垃圾总量不断增加,垃圾组成越来越复杂,水源污染严重,农业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乡村的振兴。基于此,研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W县农村为例子,结合自身工作,立足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实证
“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发展方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已初见成效并呈发展之势。“本科专业课程中的行动学习”指的是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采用行动学习的理念进行学习的过程,它包括教师围绕课程目标制定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准备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形成学习成果在课上汇报与讨论,经由教师点评提升,课后反思、总结、内化加深理解。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研究者深入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