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推动地区经济转型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downloadf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沿黄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升级产业结构、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本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和“黄土高原风景道”,2017年山西省旅发大会提出山西要打造黄河旅游板块,可见黄河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加之山西黄河旅游资源的优势,及旅游产业广泛关联性、生态性和永续性等特性,使得黄河旅游成为了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但有关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转型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究还是一项空白,甚至有关黄河旅游资源升级利用、旅游扶贫、产业融合、资源整合的优秀研究也是凤毛麟角。本文以山西黄河旅游板块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相关案例和立足研究区区位条件及产业状况等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统计分析、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和最近邻指数等方法,从黄河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了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开发现状,并探究构建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带动地区经济转型的路径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山西黄河旅游资源地域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种类丰富,共有3个大类――黄河水体、黄河主题和黄河旅游板块开发的协同旅游资源,21个亚类,总计189种;山西黄河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分布广泛但又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形成了2个集聚中心――临县、万荣和3个集聚片区――偏关-河曲、临县-柳林、运城沿黄四市(河津、万荣、永济和芮城);(2)山西黄河旅游产品开发存在旅游资源利用和景区开发不充分、点强线弱、产品单一、旅游服务较差、体制机制不畅、合作困难和产业融合难度大等突出问题;(3)山西黄河旅游的重点客源市场有晋陕豫冀四省以及京津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等;深秋、冬季和初春时节是黄河旅游淡季,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来访游客数量较多;黄河旅游消费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他们的旅游经验较多,在旅游活动中注重深入接触黄河文化,同时游客群体在收入上存在较大分化;游客多是通过“自助”方式多方查询获得的完整的黄河旅游信息。(4)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助力地区经济转型的路径包括:黄河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形象和旅游线路提炼;旅游公共服务体建设;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黄河旅游品牌建设;核心城镇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1)山西黄河旅游形象可以凝练为“中国根·黄河魂”,忻州黄河旅游片区旅游形象可提炼为“长城—黄河—古堡”,吕梁-临汾片区旅游形象可提炼为“瀑布曲峡、黄土风情”,运城片区旅游形象可提炼为“古中国,黄河情”,依托黄河旅游资源及产品还可架构优化出9条黄河旅游线路;2)黄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旅游公共交通、公共信息、公共环境、公共安全和公共救助五方面内容;3)黄河旅游适宜加强与文化产业、休闲康养产业、商务与会展业、低空航空业、工业和煤炭产业、特色农业、体育与户外运动产业以及手工业的融合;4)黄河旅游品牌建设应以“中国根·黄河魂”为品牌形象,借助新媒体进行直达消费者的宣传,应根据旅游者特点选择营销渠道和注意旅游产品价格灵活化,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及加快核心景区提质升级;5)核心城镇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首先要补齐重点旅游服务项目短板,其次是构建全域联动的旅游目的地,以及梳理核心城镇间的等级和协作关系,最后是重视人才和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其他文献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石和源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汲取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完成历史任务的文化结晶;是长期革命实践中积淀孕育而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革命文化的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了许多革命圣地,并发表了重要讲
2017年03月,国土资源部发布《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提出了自然生态空间概念,并对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维护修复、实施保障、监测评估提出了相关要求。当前国家所发布的自然生态空间相关政策还是比较初级,尤其是自然生态空间划定政策比较缺乏,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方面。新建区东临赣江,北至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属江南丘陵滨海地区,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域内水流、森林、湿
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用荧光传感器识别有机小分子、阴离子、金属离子等,是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荧光探针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范围宽、使用方便、成本低、不需要预处理、远距离发光等优点。荧光识别为环境,生物监测,医学检验等起中至关重要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以铼等配合物为基础的荧光识别剂,正在不断设计合成与发展。铼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好,有相对较短的激发态寿命、量子效率高等优点。分析铼配合物结构特征
电催化水裂解制氢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技术手段,由阳极的析氧(OER)和阴极的析氢(HER)两个过程构成,其中析氧半反应通常具有缓慢的动力学过程,效率较低,往往需要加入有效的电催化剂克服反应能垒。因此,开发地球丰度大、无毒、廉价的析氧电催化剂非常必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有机-无机杂化的配合物,具有丰富的金属中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调节的孔尺寸等特点,在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该
坡缕石,又名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的黏土矿物。由于在自然界中风化沉积,天然的坡缕石中常含有许多伴生矿,其中石英最为常见。此外,由于静电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天然坡缕石的纳米结构更倾向于以晶体束或聚集体的形式存在。显然,伴生矿物的存在和棒状晶体的聚集均会抑制坡缕石的纳米载体特性。因此,研究坡缕石的纯化和棒状聚集体的解离对于提高载体材料在其纳米纤维结构上的分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纯化和解离后的坡缕石为
本文所研究的曲式与曲式原则是在民歌的多声部改编创作中所体现的复杂的体裁形式和技术现象。本文以芝达林创作的民歌合唱作品为研究对象;以音乐分析原则为依据;以传统曲式结构为线索;以对比分析研究为方法;对其中的结构发展原则和曲式结构类型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将原始民歌与创编作品的结构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这些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思想。本文的论述分为绪论、保持原民歌基本结构的曲式分析、改变原民歌基
自1980年代以来,我的导师芝达林教授努力探寻民间歌曲旋律发展的艺术规律,在运用多声部音乐技巧创作民歌合唱作品的实践中,以他的勇气和智慧实现了对所作民歌合唱作品旋律的创造性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旋律发展思维。对芝达林教授创作的《桃花红杏花白》山西民歌女声合唱曲集和《中国北方民歌合唱曲集》进行学习、究研,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创作规律:1、用对位手法改变民歌的旋律结构,增加民歌旋律的丰富性。2、调整民歌旋律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改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并且国家出台了推进“互联网+教育”的相关意见和发展规划,教育部也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智慧教学逐渐兴起,但智慧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差异。这些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对智慧教学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如何
随着城市汽车的数量增加,停车难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司空见惯的社会问题。停车场管理系统作为智慧城市中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促使停车设施利用均衡化,同时还能减少用户寻找车位的时间消耗,缓解了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设计实现一种基于NB-IoT-ZigBee的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基于NB-IoT-ZigBee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植物的耐盐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分子、细胞、代谢、生理和整株植物(个体)水平。一旦植物处于高盐环境中,就会激活多个信号转导途径以应对盐胁迫。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 L.)是一种真盐生植物,它可以在超过1 M Na Cl浓度的极端生境中生存,并且在中等Na Cl浓度(200 m M)下表现出最佳生长表型。本实验选用不同盐浓度盐角草植株进行生理表型的观察以及脂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