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氧化镁是一种环保绿色无机阻燃剂,具有热稳定性好、不挥发、不析出、不产生有毒气体、不腐蚀加工设备、消烟作用显著和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但是与非极性聚合物材料相容性差,阻燃效率较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与中山市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采用气泡液膜法和专利泡罩蝶式反应器,以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油酸为包覆剂,研制出了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本文主要研究了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在无卤阻燃聚丙烯材料中的应用。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元素分析、热重分析(TG)、粒径分布和比表面积(BET)等现代测试手段,表征了用气泡液膜法制备的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LN-MH)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LN-MH具有片层结构,片层厚度多数在20~50nm,并且粒子之间比较疏松;具有典型的氢氧化镁规整的晶体结构;LN-MH粉体表面包覆的油酸与纳米粒子之间存在化学结合;LN-MH中氢氧化镁分子与油酸分子之比为9.39:1;LN-MH粒子粒径分布在30~60nm左右;LN-MH比表面积为26.33㎡/g;LN-MH热降解分为两个台阶,第一台阶为油酸的受热失重,第二个台阶为氢氧化镁的脱水。
以PP/LN-MH(100/40)为基本配方,对比了几种常见硅烷类偶联剂,发现KH550在处理LN-MH时效果较佳;对比了10种LN-MH的原位表面活性剂对PP/LN-MH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使用As时,添加40phrLN-MH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纯PP F401相当;探索了不同三单体接枝共聚物PP-g-(MMA-MAH-BA)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的影响,添加量在8phr时效果最佳;SEM形貌表明PP-g-(MMA-MAH-BA)提高了LN-MH在PP中的分散性。
以PP/LN-MH(100/60)为基本配方,加入红磷和炭黑协同LN-MH阻燃聚丙烯效果显著,在LN-MH低填充量(60phr)的时候加入9phr红磷或者7phr红磷和5phr炭黑达到UL94 V-0级,而普通氢氧化镁要100phr和红磷9phr才能使PP达到V-0;LN-MH表现出比普通氢氧化镁更好的协同效应;通过偶联剂和接枝共聚物进一步改性,能够使复合材料达到阻燃要求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锥形量热仪(CCT)数据表明红磷和炭黑的加入降低了体系的HRR,降低了材料引发火灾的可能性。结合复合材料在空气、氮气氛围中热降解曲线和燃烧残炭红外谱图,讨论了LN-MH与红磷协同阻燃机理。确定了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协同红磷无卤阻燃PP最佳配方为:100phr PP,60phr LN-MH,9phr红磷:或者100phr PP,60phr LN-MH,7phr红磷和5phr炭黑。
采用适量的白炭黑等量替代部分LN-MH可以提高PP/LN-MH的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水平,60wt%的阻燃剂体系,采用10wt%的白炭黑等量代替LN-MH可以在提高氧指数同时,保持垂直燃烧V-0级,降低了体系的HRR,提高了PP/LN-MH的维卡耐热温度;TG数据表明白炭黑提高了700℃的残炭量,降低受热质量损失速率,提高了体系的热稳定性。
傅立叶红外数据表明PP/LN-MH/SiO2燃烧残渣中只含有二氧化硅和氧化镁,理论计算残炭量和。TG数据几乎一致,证明白炭黑协同LN-MH阻燃机理是物理的形成隔氧隔热隔质炭层的物理作用;对于60wt%阻燃剂体系,白炭黑的加入能够提高体系的拉伸强度,对于55wt%阻燃剂体系而言对拉伸强度的提高不是很大;白炭黑对缺口冲击强度影响较小。确定了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协同白炭黑无卤阻燃PP最佳配方为:40wt%100phr PP,50wt%60phr LN-MH,10wt%白炭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