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淋方治疗下焦湿热型急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ju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比尿白细胞数、中医证候积分表、尿细菌培养转阴率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等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清淋方治疗下焦湿热型急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肾病科门诊病人,共纳入符合课题要求的下焦湿热型急性膀胱炎患者94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一般基础治疗,在一般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加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观察组加清淋方治疗,治疗疗程3天,随访7天。观察治疗前、后以及随访7天的尿白细胞数、尿培养结果、中医证候积分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等进行收集整理,应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并进行评价。结果:1.本课题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完成本次研究患者为91例,对照组1名患者因治疗期间自行停用药物,1名在治疗期间服用其他抗生素,观察组1名患者因个人原因拒绝进行本次实验,脱落率为3.19%,均按无效处理。2.比较分析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细胞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尿白细胞数、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单项中医症状比较,除了尿频、尿急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中医症状方面,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细菌培养转阴率方面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3.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随访7天后复发率,对照组复发率20.51%,观察组复发率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次临床观察过程中,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1.单用清淋方可明显降低下焦湿热型急性膀胱炎患者的尿白细胞数、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2.单用清淋方治疗下焦湿热型急性膀胱炎复发率低于单用左氧氟沙星片组。3.单用清淋方治疗下焦湿热型急性膀胱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用左氧氟沙星片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通过口服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观察该方对痰阻血瘀型局灶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生成随机种子数及分组数,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秋水仙碱口服,观察组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于开始治疗前,治疗8周给予记录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动态血沉、改良的Rodnan皮肤评分(MRSS)、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
目的:通过观察保肾口服液治疗气阴两虚夹湿热型慢性肾小球肾炎(CKD1-2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EGF、sFlt-1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保肾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64例气阴两虚夹湿热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KD1-2期)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试验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保肾口服液,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
学位
目的:本课题基于伏邪理论,分析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与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探讨伏邪理论致病的特点及其临床实际意义,为冠心病的中医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于2020年3月~2021年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科诊断为“稳定性冠心病”[1]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43例,收集其一般资料、UA、LDL-C数值、冠脉造影结果及四诊信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