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痰阻血瘀型局灶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口服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观察该方对痰阻血瘀型局灶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生成随机种子数及分组数,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秋水仙碱口服,观察组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于开始治疗前,治疗8周给予记录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动态血沉、改良的Rodnan皮肤评分(MRSS)、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实验结束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其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本次课题研究共收集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实则28例,对照组30例,脱落3例,实收27例。(2)皮肤活动度:在治疗8周后,观察组MRSS以及VAS的总体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3)疾病炎症指标: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和动态血沉数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4)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单项积分下降,皮肤硬度、指(趾)端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症候疗效:治疗8周后,观察组无效4例,有效9例,显效13例,临床治愈2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无效10例,有效16例,显效1例,临床治愈0例,总有效率为62.96%。经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2组间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心电图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5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4.81%,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局灶性硬皮病的不良反应率比单纯使用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率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痰阻血瘀型局灶性硬皮病,能够显著改善ESR、CRP、MRSS、VAS、中医证候积分,说明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痰阻血瘀型局灶性硬皮病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较未见升高,未见到严重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张喜奎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病案,建立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张喜奎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药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索张喜奎教授从“风”论治慢性肾炎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治疗慢性肾炎常用的“风药”、常用的治法、常用的药对、常用的联合用药等规律,能更好总结张喜奎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特色。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以及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导师
学位
学位
目的: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分布情况,以及复发性流产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初步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证素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复发性流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及病房的92名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以及焦虑、抑郁量表,通过“健康状态辨识系统”辨别证素,并人工对焦虑、抑郁量表积分进行统计,运用统计学方法,探索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