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过程余热资源直接热回收利用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y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回收利用烧结余热是钢铁企业进一步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主要途径之一。烧结混合料的干燥、热风点火助燃和热风烧结等直接热回收是烧结余热高效回收与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热回收不仅能够降低烧结工序能耗,而且还能改善烧结矿质量,提高烧结矿产量。本文采用实验与解析的研究方法,以鞍钢三烧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各种直接热回收的关键操作参数,遵循“温度对口,量质匹配”原则,确定了直接热回收的工艺流程。  首先,采用实验与解析方法研究了烧结混合料干燥过程的基本规律,建立了烧结矿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解析式。研究表明:干燥过程由较短的升速段、较长的恒速段以及一定的降速段组成,其中恒速段表现为分段性;升速段、恒速段和降速段对应的烧结料干基含水率分别为6.5%~7.5%、2%~6.5%和2%;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流量是影响干燥过程最主要的两个参数,介质流量越大,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大,但是它们之间不成线性关系。通过解析计算,将鞍钢三烧在正常生产工况下(490吨成品矿/h),混合料含水率在1min内降低1个百分点所需干燥热源的流量约为16.2万m3/h,温度为250℃;可节省固体燃料约为0.5kg/t矿。  其次,根据燃烧学基础理论,计算了助燃空气流量、温度、空气过剩系数以及烧结点火所需煤气量,并找出了助燃空气流量、温度与烧结点火煤气流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析计算,鞍钢三烧在正常生产工况下,助燃空气流量约为3.9万m3/h;若采用230℃的冷却废气作为点火助燃的热源,可降低点火煤气(高炉煤气)量约为11.7%。  再次,基于燃烧学和烧结动力学理论,采用解析方法研究了通过料层有效风的流量,研究了通过料层有效风的温度对烧结过程的影响以及节能效果,即定量研究了热风烧结的作用与意义。通过解析计算,鞍钢三烧在正常生产工况下,通过烧结料层的有效风流量约为34万m3/h;若采用220℃的冷却废气作为热风烧结的热源,可节省固体燃料约为7.2kg/t矿。  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同时结合鞍钢三烧现有余热资源,遵循“温度对口、按质用能”原则,提出了直接热回收工艺流程与参数:用于混合料干燥的热源流量约为17万m3/h,温度为250℃,其源于烧结烟气的高温低中硫段(剩余平均温度为150℃的烧结烟气去脱硫系统);用于点火助燃的热源温度为230℃,流量为3.9万m3/h,其源于环冷机的部分第三段冷却废气;用于热风烧结的热源温度为220℃,流量为34万m3/h,其源于环冷机的剩余第三段冷却废气和第四段冷却废气。将以上直接热回收措施逐步在鞍钢三烧实施,预计,可节省固体燃料约7.7kg/t矿,降低点火煤气量约11.7%。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可谓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很多教师感到头疼和棘手的问题.要想学好语文作文,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功底,较强的观察、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而
初中体育的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最好方式.初中学校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地方,学习条件和体育教育的程度各不相同且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初中
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及能源短缺问题迫切要求汽车工业向绿色技术领域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无污染等特征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的电动汽车
现行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按照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螺旋上升安排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对《课程标准》所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新课标的实施,对新时代下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英语课堂更加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在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加工是一个基本工业制造流程,加工工艺技术的控制决定着加工的最终结果.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即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做出的各种工艺准备工作,如设计尺寸、设计样式、误差计算、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MEG)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电信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仿生学、生物反馈、运动医学和康复工程中。近年来,基于动作SEMG信号的手势识别技术作
我们所学习的课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空白之处,留有悬念,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多课文中有非常经典的句式,这些大多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必备的一些知识储备,但总得
信息技术在美术课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改变着教学方式,也在改变着教学观念.美术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减少了许多带工具的繁琐,缩短了作品完成的时间,减少了绘画的空间,增强了教
从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计算教学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必须重新审视计算教学,纠正一些做法,保留长期以来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在培养学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