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Ⅰ棉籽糖低钾右旋糖苷液对大鼠离体肺的保护作用目的:从病理和分子途径探讨棉籽糖低钾右旋糖苷(R-LPD)液对大鼠离体供肺冷保存期间不同时间段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低钾右旋糖酐(LPD)液(A组,n=24)和R-LPD液(B组,n=24)。建立大鼠离体肺冷保存模型,分析观察两种灌注液分别冷保存供肺4、8、12、24h四个时间段的肺保护效果,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两组离体肺组织W/D、MDA含量、MPO活性、SOD活性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呈渐增趋势,A、B两组内后一时间点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即8hVS4h.12hVS 8h,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但24h VS 12h,A组24h W/D、MDA含量、MPO活性、SOD活性明显高于12h(P<0.01),B组24h MDA含量、MPO活性、SOD活性明显高于12h(P<0.01)。组间同一时间点比较,4h,8h两组间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保存12h,两组间除SOD活性B组高于A组外(P<0.05),其他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肺组织保存至12h以前,光镜下病理形态学均无明显炎症损伤,仅表现轻度炎症反应。保存至24h,A组W/D、MDA含量、MPO活性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而SOD活性明显低于B组(P<0.01);A组光镜病理观察出现肺泡结构破坏,间质水肿明显,严重不可逆炎症损伤,B组结构仍较清晰且炎症损伤不明显。结论:在大鼠离体肺冷保存过程中,4h、8h两种灌注液保存效果无差异;保存至12h,R-LPD液肺保护效果稍优于LPD液;保存24h, R-LPD液保存效果明显优于LPD液。研究Ⅱ棉籽糖低钾右旋糖苷液对大鼠移植LIRI的保护作用目的:运用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探讨棉籽糖低钾右旋糖苷液(raffinose-low potassium dextran,R-LPD)对大鼠移植LIRI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不同棉籽糖浓度的R-LPD液肺保护效果是否有差异。方法:48只健康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每组6对,供受体共12只),即LPD液组(Ⅰ组)和棉籽糖浓度分别为10mmol/L(Ⅱ组)、20mmol/L(Ⅰ Ⅱ组)、30mmol/L(Ⅳ组)R-LPD液组。分别以4℃相应的灌注液对供肺进行灌注,4℃保存供肺4h,建立大鼠原位异体左单肺移植模型。恢复再灌注后2h,开胸抽肺静脉血测动脉血气,处死动物,取左上1/3肺组织进行湿干重比(W/D)测定,中1/3肺组织进行光镜下病理形态学和电镜下超微结构检查,其他肺组织存入液氮中,提取肺组织匀浆,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供肺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Ⅱ、Ⅲ、Ⅳ组PaO2(mmHg)、肺组织中SOD活性以及IL-10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Ⅰ组(P<0.05),而P aCO2(mmHg)和W/D、MPO、MDA活性以及TNF-α mRNA、ICAM-1 mRNA的表达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各指标在Ⅱ、Ⅲ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组PaO2(mmHg)、肺组织中SOD活性以及IL-10的表达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而PaCO2(mmHg)和 W/D、MPO、MDA活性以及TNF-α mRNA、ICAM-1 mRNA的表达较Ⅱ、Ⅲ组明显降低(P<0.05)。四组移植肺组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Ⅰ组损伤最重,Ⅱ、Ⅲ、Ⅳ组中Ⅳ组损伤最轻。结论:R-LPD液能明显减轻大鼠供LIRI的作用,且不同棉籽糖浓度的R-LPD液以最大溶解度30mmol/L肺保护效果最明显。其可能作用机制与减轻肺水肿、增强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