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IS数据的吉林省中西部旱情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byc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吉林省的中西部高频发生气象灾害之一。吉林省中部受大陆季风气候影响,西部受内蒙古高压限制,造成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匹配组合在空间分布上错位现象,加剧了吉林省中西部的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最终促使干旱灾害发生,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而如何准确、实时、有效的监测和预防吉林省中西部的干旱,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损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3S技术,基于2004-2006年8-9月MODIS数据,建立6个特征空间,计算出6个旱情植被指数。分别用气象观测数据验证6个干旱模型。从植被指数的角度、覆盖度的角度、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上对比各个干旱指数,选择出了温度增强植被干旱指数模型。用等降雨量线和蒸散量验证该模型,证明了该模型监测吉林省中西部的旱情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和科学性。论文在探索中得出以下具体实验结果:1)6个特征空间的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的散点图近似三角形,特征空间中的干边方程的斜率均小于0,湿边方程的斜率大于0。2)在不考虑植被覆盖度的条件下,除个别天外,1天分辨率温度植被干旱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高于时间分辨率为16天的数据;但在非高植被覆盖度(15%-75%)区域条件下,16天分辨率的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高于1天分辨率的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在非高植被覆盖度(15%-75%)条件下,温度增强植被干旱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的相关性。综合时间分辨率和覆盖度,选择了单日分辨率的温度增强植被干旱指数监测研究区域的干旱。3)根据TEDI干旱等级分布图,可以观察出吉林省中西部的干旱空间分布规律:干旱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尤其是重旱、极干旱区域多分布在白城松原一带,吻合了吉林省中西部的气候变化规律。4)通过等降雨量线以及蒸散数据的验证,发现:极干旱分布区域几乎吻合蒸散量大于900mm;重旱多分布的区域等降雨量线小于400mm及蒸散量大于850mm;轻旱多分布在蒸散量800-850mm;正常、湿润区域分布在蒸散量小于800mm的区域,尤其是湿润区其蒸散量几乎小于750mm。TEDI模型测吉林省中西部的干旱情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科学性。5)研究区域由东南向西北干旱灾害的呈现由轻早向极干旱过渡变化,干旱以轻旱和重旱为主。等降雨量小于400mm.的区域是重旱、极干旱集中分布区;等降雨量介于400mm-500mm的区域,重旱、极干旱在不断扩大,干旱程度逐渐恶化;等降雨量大于500mm.的区域,湿润区域逐渐减少,轻旱范围不断扩大。
其他文献
本文对甲骨文"名动相因"例子重新作了释读。其例有八类:1.动物(鱼、豕、羊、鹿、鸢、犬);2.植物(黍、米);3.人身(目、口、疋、子);4.天象地理(雨、风、雪、川、水);5.建筑(臺、邑、墉);6.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能否对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恰当的处理困扰着北京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对所得的资料展开描述性、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行为、
美国安然、四通公司的财务欺诈事件以及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追根溯源,都与其内部控制的设计缺陷,以及部门之间牵制监督不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COSO框架、我国2008年公
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小微企业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已经占到企业总数的94.15%。小微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竞争者的不断增加和顾客消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种背景下,翻译便成了加强两国交流,互通有无的重要手段。翻译作为一种人类活动,自然也有其评价的标准,其中最为人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同时我们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了更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探索现
客观预备合并之诉属于客观合并之诉的一种,客观合并之诉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中长期处于欠缺的地步,在民事审判实践中则处于混乱的地步。有鉴于此,本文选择客观合并之诉的重要
目的:通过锥形术射线计算机控制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测量分析美学区GBR术后种植体唇侧骨壁厚度,研究美学区种植GBR术后骨壁厚度的变化量,为美学区
篮球课程的教学已被纳入全国各大高校体育教学中来。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各高校体育课程的地位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篮
对17300dwt加长型多用途船加装滤器及紫外线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工作模式的功能及应用和设计思想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实船系统的设计,阐明了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