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周秦两汉32个“揣测”义动词为研究对象,以“语义场理论”为依据,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了汉语史上这32个“揣测”义动词的演变。全文共七章。第一章概要介绍本文的理论背景、研究概况、研究意义、研究重难点、时代划分、语料选取、研究方法及成员确定标准。第二章和第三章,即两周“揣测”义动词和秦汉“揣测”义动词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古今辞书提取出“揣测”义动词,然后分两周和秦汉两时期选取典型文献语料共35部进行穷尽式的考察,提取出两周和秦汉时期产生的“揣测”义动词共32个,最后逐一探究32个“揣测”义动词的词义演变、最早用例和延用情况,文中所引文献用例都进行了原文核对,以保证引用的准确性。第四章和第五章,即周秦两汉“揣测”义主导动词比较和周秦两汉“揣测”义非主导动词比较。周秦两汉“揣测”义动词中主导动词的使用次数与非主导动词的使用次数相差较大,故本文分两章分别探讨周秦两汉“揣测”义主导动词和非主导动词。由于同一语义场中的动词处在彼此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我们有必要对其词义的区别性特征和相互制约关系进行考察归纳,所以本文在第四章、第五章中重点对周秦两汉“揣测”义动词的宾语搭配和词义进行了比较探讨,不仅比较探讨每个动词成员在两周和秦汉时期宾语搭配和词义方面的差别,而且比较探讨动词成员之间宾语搭配和词义方面的差别,并在分析探讨的基础上加以总结。第六章,主要是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之上,分两大角度总结出周秦两汉“揣测”义动词历时演变。首先,着眼于语义场的角度总结出周秦两汉“揣测”义动词历时演变,包括四方面内容:即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旧词的继承与变化,历时演变特点。其次,着眼于不同成员之间的词义演变联系角度,把周秦两汉“揣测”义动词按照词义引申的义素运动模式和引申义列重合类型将其分为几种小类,总结其词义历时演变特点。第七章,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作总结,并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