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托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q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托霉素(Daptomycin)是一类新型的环脂肽类抗生素,由玫瑰孢链霉菌发酵得到。它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能杀死绝大多数的革兰氏阳性菌,对耐药菌也有很强的活性。本论文对达托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高产的菌株及适宜的发酵工艺。  第一部分:达托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  菌种选育在抗生素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宜的方法可以提高筛选的效率,降低工作的强度。  目的:对本实验室自主分离的野生型达托霉素产生菌进行不同方法的诱变处理,筛选达托霉素的高产菌株。  方法:选择诱变成功率较高的方法对本实验室自主分离的野生型达托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处理,筛选达托霉素的高产菌株。选择的方法有:紫外诱变、化学诱变、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癸酸抗性筛选。甘油管保藏筛选得到的高产菌株。  结果:紫外诱变处理野生型达托霉素产生菌D-0,筛选得到达托霉素的高产突变株D-146,其达托霉素产量达到62.8mg/L,与出发菌株D-0相比达托霉素产量提高了121.1%。  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达托霉素的高产菌株D-146,筛选得到达托霉素的高产突变株D-336,其达托霉素产量达到131.3mg/L,与出发菌株D-146相比达托霉素产量提高了109.1%。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处理达托霉素的高产菌株D-336,筛选得到达托霉素的高产突变株D-406,其达托霉素产量达到325.2mg/L,与出发菌株D-336相比达托霉素产量提高了147.7%。  癸酸抗性诱变处理达托霉素的高产菌株D-406,筛选得到达托霉素的高产突变株D-699,其达托霉素产量达到428.1mg/L,与出发菌株D-406相比达托霉素产量提高了31.64%。  第二部分:达托霉素产生菌的发酵工艺研究  特定的菌株有其最适宜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温度、pH、溶氧等培养条件能使菌株得到最佳的生长环境,从而生产出更多的目标产物。  目的:考察不同发酵条件对达托霉素高产菌株的摇瓶发酵的影响,确定达托霉素摇瓶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在20L发酵罐验证摇瓶最佳发酵工艺放大培养的可行性。  方法:考察斜面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前体添加浓度、种龄、发酵培养时间等因素对高产突变株D-699发酵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发酵培养基。将优化的发酵工艺在摇瓶和20L发酵罐进行发酵培养,比较摇瓶和20L发酵罐发酵后的达托霉素产量。  结果:达托霉素高产菌株D-406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斜面培养时间10天、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220 rpm/min、种子培养基初始pH值7.5、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7.0-7.5、接种量0.5%、种龄30小时、发酵时间5天、最适癸酸添加浓度0.4%。  达托霉素发酵培养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酵母粉、蛋白胨;采用均匀设计优化培养基成分的组成,最优的碳氮源配比为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酵母粉∶蛋白胨为1.2∶1∶1∶2。  摇瓶发酵工艺优化后的达托霉素产量达到533.7mg/L,比优化前提高了24.67%。  20L发酵罐发酵达托霉素的最适搅拌转速为300rpm/min、流加癸酸时癸酸的最适添加浓度为0.5%。摇瓶优化的发酵工艺在20L发酵罐进行放大验证,达托霉素的产量为586.4mg/L比摇瓶结果提高了9.87%。  结论:本论文采用多种诱变成功率较高的诱变方法处理野生型达托霉素产生菌D-0,筛选得到了达托霉素高产菌株D-699,摇瓶发酵单位达到428.1mg/L,比原始菌株D-0提高了约15倍,D-699连续传代5代后它的摇瓶发酵单位波动仅2.5%,表明其遗传特性稳定。考察了不同因素对高突变株D-699发酵的影响,优化了高突变株D-699的发酵培养基配方。高突变株D-6991优化摇瓶发酵工艺后达托霉素产量提高到533.7mg/L;比优化前提高了24.67%。优化后的摇瓶发酵工艺在20L发酵罐放大时达托霉素的产量为586.4mg/L比摇瓶结果提高了9.87%,表明优化的配方能够放大生产。
其他文献
旱播小苗直栽是指单季中、晚稻利用场地(水泥场、砖场等)或大田作苗床,播种后通过增温、保温和施肥等项管理,培育成3~4叶龄小苗,带土直接移栽到大田的一种育秧技术。1983年,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在汉语大环境下学生有其学习的独特优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语文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创设动态课堂,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感受、发现、创造语文之
“植20-5”是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水稻白叶枯病研究组用“桂朝2号”与“IR29(籼糯)”杂交选育成的早稻中迟熟新品种(籼稻)。1985年早造中试面积达6000亩左右。7月19—20日根
目前,40%的口服药物属于水难溶性化合物,溶出度受限。增加药物的溶出度对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至关重要。固体分散技术是常用的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率的方法之一,
引言发展茶叶生产为着提供茶叶商品,商品性生产的物资,必须“以质取胜”.近几年中,国内外茶叶市场变化较大,竞争较激烈,故“以质取胜”的观点引起人们一定的重视.从理论上分
集矛盾于一身的英国人真是人类学家研究的绝好对象。他们一方面矜持有礼,另一方面却能骁战球场。他们的拘谨冷漠或许是被老大帝国繁文缛节熏陶出来的谦谦君子之风,也可能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来的自闭症的轻微症状。英国人秉性中的沉郁不但使他们对人生的灰暗地带有着非凡的辨识力,也让他们倾心于幽暗曲折的冷幽默。在英伦三岛发展较早的出版业与大众传媒广开言路,造就了一批以幽默讽刺针砭时弊的散文和评论高手;可另一方面,如
最新育成的特种玉米,一代杂种。株高210厘米,穗位90厘米。果穗长20厘 米,长筒形,粗4.5厘米,单株结穗1.8个。无秃项。籽粒排列整齐紧凑,呈红、白、 The latest bred corn, a
质量控制图中所呈现出的异常状态可揭示出加工过程潜在的质量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LFM网络的控制图模式识别模型 ,该模型不仅能够识别控制图的 6种基本模式 ,对混合型的
论文研究光质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生理代谢及代谢相关酶的影响,采用基于双向电泳(2-DE)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光质胁迫下灵芝的差异蛋白。为灵芝栽培生产最适宜光质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从分子水平揭示灵芝的光质效应。光质是灵芝子实体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不同光质处理灵芝子实体后发现,蓝光提高子实体6种糖代谢酶和4种胞外酶活性,促进多糖和还原糖积累。绿光降低糖代谢酶和胞外酶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是由血管内皮产生的一种非一氧化氮、非前列环素途径的超极化因子,它通过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超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