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公共场所的经营方式也逐步从集体性质向承包、合伙、个体经营等多元化发展,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在实施卫生监督管理中遇到的难题日益增多。如何科学实施监督管理,有效提升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水平,提高卫生质量,已成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中急需探索的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上海市原卢湾区(现归并后为新黄浦区)优化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方式的研究,探索建立与区情相适应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卫生监督管理方式。该方式有别于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监管方式,而是通过政府引导和科学管理来实现企业自律的最终目标,通过企业自律行为和政府的有效指导来实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可持续性,提高区域公共卫生质量及管理水平。研究方法选择原卢湾区内沐浴、游泳、住宿三大重点公共场所作为研究对象,对住宿场所的干预组、沐浴和游泳场所实施本项目研究的区域环境卫生监管方式,而住宿场所对照组实施传统监管方式,通过1年的应用,以及公共场所量化分级量表进行等级评定,分析上述三类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及等级评定的变化,进而对该监管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研究结果从对三大重点场所(沐浴场所、游泳场所、住宿场所)干预前后量化分级的结果来看,卫生状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住宿场所最为明显,干预组A级率提升了70%,对照组的A级单位数无变化,对照组和干预组A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P<0.05);沐浴场所和游泳场所在干预前后,总体的量化分级A级率分别上升了25%和27.3%。研究结论经优化的区域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方式,以双向联络员、现场结果考核管理、“五常法“卫生自律管理方法为核心的多元化政府监管方式能提升区域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及管理水平以及卫生监督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