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侧链改性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制备可溶性聚酰亚胺的主要方法之一。本论文从分子设计和材料设计出发,制备出两类新型二元胺单体:联苯型和芳酯型。为了避免脂肪族基团对聚合物性能的劣化,将刚性介晶基元的侧链不通过柔性连接而直接与主链相连,制备出全芳香性的侧链聚合物。并且通过改变侧链的类型,调整侧链的长径比,调节侧链含量以及改变主链的结构等等,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型聚酰亚胺和聚酯酰亚胺。通过对二元胺单体的分子设计,以3,5-二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全芳酯侧链的二硝基化合物,通过高压釜催化加氢的选择性还原路线,制备了一系列刚棒状结构的二元胺单体: 3,5-二氨基苯甲酸-4’-联苯酚酯,4-(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4’-联苯酯,4’-(对甲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3,5-二氨基苯甲酸酯和4’-【4’’-(对甲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3,5-二氨基苯甲酸酯。通过熔点(mp)、红外光谱(FTIR)与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分析方法对二元胺单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元胺单体与所设计的预期结构一致,且达到了较高的纯度。在这些合成的新型二元胺单体的基础上,通过传统的“两步法”工艺和“一步法”高温溶液酰亚胺化工艺,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介晶基元侧链的均聚酰亚胺与共聚酰亚胺。对所制备的聚酰亚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单体结构、反应条件以及酰亚胺化工艺对聚酰亚胺分子量与成膜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