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整体框架(简称“偿二代”)于2015年开始试运行,该监管制度以防范和控制保险公司风险为主要导向,迫使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能力。而我国寿险业最初的经营方式传统,运营管理水平落后,风险防控能力低,导致“偿二代”运行初期偿付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随后,保险业掀起了转型变革发展的浪潮,其中科技赋能趋势最为明显。保险科技在定价、销售、核保、理赔、资金运用等环节深度赋能,让寿险公司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整体框架(简称“偿二代”)于2015年开始试运行,该监管制度以防范和控制保险公司风险为主要导向,迫使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能力。而我国寿险业最初的经营方式传统,运营管理水平落后,风险防控能力低,导致“偿二代”运行初期偿付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随后,保险业掀起了转型变革发展的浪潮,其中科技赋能趋势最为明显。保险科技在定价、销售、核保、理赔、资金运用等环节深度赋能,让寿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降低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在这些背景下,本文从保险科技的视角研究我国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尝试分析保险科技的深度赋能是否显著能提升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偿付能力。因此,本文将围绕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划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了当前保险科技的发展背景与"偿二代"保险监管的发展背景,针对当前保险科技、风险管理、偿付能力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等热点问题首先进行了一些相关学术文献上的综述,然后详细介绍了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方法、创新及不足。第二章以基础理论与概念为主题,介绍了信息不对称、金融科技创新两大理论以及保险科技、风险管理、偿付能力三大基本概念。第三章为“偿二代”背景下保险科技对偿付能力的传导途径分析,先定性分析了保险科技是如何影响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然后阐述了我国“偿二代”的运行机制,随后定性分析了保险科技对偿付能力的影响机制,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为主回归的实证分析,本文基于2015-2018年我国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披露的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以及多时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分析科技应用能否使得公司偿付能力水平提升更多,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寿险公司通过深度赋能保险科技,能够有效提升偿付能力溢额,保证偿付能力充足率在监管红线之上;(2)寿险公司应用保险科技初期对偿付能力的提升幅度较小,随着时间推移,对偿付能力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加;(3)资本金比率仍是影响偿付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寿险公司的规模扩张不利于其偿付能力管理。第五章为中介效应检验,利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研究风险管理能力是否在保险科技与偿付能力之间起着间接效应,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承保风险管理和投资风险管理起着中介效应作用,即寿险公司运用保险科技可通过提升承保端和投资端的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偿付能力水平;(2)间接效应中,承保端风险管理间接效应比投资端更大,表明寿险公司将保险科技主要应用于保险业务流程管理中。第六章为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对我国寿险公司提出相关意见。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1)本文不是直接研究保险科技对偿付能力的影响,而是以“偿二代”监管机制的风险导向因素为切入点,研究分析保险科技通过影响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偿付能力水平,同时又通过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保险科技存在这样的传导机制去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水平。(2)与以往研究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文献不同,本文基于保险科技的视角来研究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在视角上有所创新,同时丰富了保险科技领域的定量研究。
其他文献
回顾“十三五”期间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的发展,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也在逐步完善,社会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创新。而保险业近年来也在社会治理工作中担任重要角色,其原因是保险天生具备的风险分散与社会管理功能。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元年,通过优化责任保险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来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能够加快建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符合人民群众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软件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在软件即服务和产品即运营的互联网行业,企业为了能够不断提高竞争力,必然需要软件的服务能够不断地满足用户需求并得到用户的长期认可。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持续、快速、高质量地完成软件交付。相比于竞品以周为单位的软件交付周期,M公司云盘软件以月为单位的交付周期已经严重影响到云盘业务的发展,进而影响M公司的整体效益。针对云盘软件交付周期长的问
保险网点即保险公司线下实体服务机构,保险网点是保险公司和客户进行交易的实体场所,保险网点的数量和分布会影响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因此在数字金融的背景下保险公司要根据现实情况合理调整保险网点布局。普惠金融是一种能为社会各类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具有较高的社会渗透度和较强的金融服务可得性。数字金融产品本质上是一种电子化金融服务,这种电子化金融服务将传统金融服务和创新性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技
随着世界保险业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保险市场掀起了一股全球范围内的并购浪潮,此次并购的数量和金额均为世所罕见。近十年来,在国际上全球保险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各国的保险市场之间不断相互渗透,我国的保险行业也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逐渐融入到国际保险业的并购的大潮中。在国内,随着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保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在利率下行趋势压力下,我国的保险公司也在逐渐通过并购的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攀升,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退休人数激增,国家养老保障支出增多,对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带来冲击;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力供应不足,出现结构性短缺。老年群体是重要的人力资源,随着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升,生命周期延长,现有的退休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退休后的老年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再次进入就业市场,发挥余热。养老金作
目前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投资组合单一,使得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问题成为新时期制约居民家庭增收的重要因素。并且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中老年家庭资产配置单一现象尤为严重。根据2018年CHARLS数据显示,45至60岁的中年居民家庭风险资产持有率仅5.5%,风险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占比仅2.3%。中国社会长期在“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等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很多家庭
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乱了世界的节奏与秩序。中国武汉作为新冠肺炎的首发地,一时间受到了诸多的目光注视。在国内稳步推进疫情防控政策,实现大范围的复工复产之后,武汉终于在2020年4月8日迎来解封。而在疫情期间,经历过新冠肺炎、目睹死亡与亲人逝世的人群,没有获得心灵上的真正解封,他们患上了新冠所致的心理创伤。本文聚焦在武汉人的心理创伤上,是因为武汉作为疫情期间的风暴之眼,本地人经受过最深的
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保险公司经营的目标,但利润与风险往往呈正相关。作为社会的“稳定器”,经济的“助推器”,其自身发展稳定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适度的风险承担有利于保险公司获得更高的收益,提高长期竞争力;过度的风险承担会积聚风险导致保险公司破产,严重时引发系统性风险;而过低的风险承担不利于保险公司的发展,损害公司的利益。因此,保险公司风险承担问题值得关注。一般认为,保险公司风险承担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只有多层次的有效供给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个性化养老需求。当前我国现行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内部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其中,第一层次即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承担了绝大部分养老责任,覆盖面广、政策替代率高,但主要由国家财政承担补贴责任,财政压力大,可持续性堪忧;而第二层次的企业补充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污染防治的关键之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利用巨大的市场规模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生产总值名列世界前茅。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生态环境危机愈发严重。2019年,全国性的突发环境事件共有263起,比较知名的是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最终导致数百人的伤亡和数万亿的经济损失。当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危机民生福祉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