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藤忠雄(Tadao Ando)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的建筑大师之一,也是一位从未接受过正统科班教育、完全依靠个人的才华禀赋和刻苦自学而成才的设计大师。安藤忠雄的作品极富文化内涵,每一件作品都能给人留下无限想象和回味的余地。美国当代著名建筑师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就曾称赞他的作品:“冷静、合理、诗兴、庄严之外,令人感到全身震撼。好像还有一个什么存在,那就是漂在空中的The other要给碰上似的恐惧感和敬畏感。”本文主要以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东方文化意蕴表达为研究对象,从理念诠释、形态演绎、个性化凝练三方面全面解析蕴涵在其作品中的东方文化意蕴,进而形成对他的建筑观念的整体性把握。首先,分析了东方文化意蕴表达的创作理念。清寂的“禅”之情愫、同一的“自然”情结和整体性的场所情致是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理念基础。清寂的“禅”之情愫是安藤忠雄建筑东方文化意蕴表达的基础和核心,这种情愫贯穿于其整个建筑创作过程中。另外,安藤忠雄继承了东方文化中尊重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观,但又不拘泥于其中。安藤对自然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表现方式。他以温柔“对抗”的方式,将大自然中的元素以抽象的方式据为己用,成为自己表现建筑的一种元素;另一方面,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他又主动给人们留出一片接触自然的空间;而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他又会让建筑回归到自然中。这些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体现了安藤建筑创作思想的不断成熟。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自然。安藤忠雄不断探索建筑的本质,还十分关注城市文脉问题,他通过创造动态连续的场域以及赋予空间多功能性,为人们创造出了一系列的有情感的空间场所。他关心城市环境问题,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城市文脉的保存和延续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其次,解析了安藤忠雄建筑的形态特征。安藤忠雄在建筑平面的生成过程中,始终将非对称的几何构成作为创作的基础,通过对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形巧妙的组合、穿插等,形成了建筑完美的非对称的几何构图;在建筑实体的塑造上,安藤忠雄追求艺术化的实体雕琢;在建筑空间的构建上,他追求的是“道”的连续空间,在维度上扩展了日本传统的“道”空间。最后,总结了安藤忠雄建筑的个性化凝练。墙体的艺术性运用、楼梯的另类转译、天桥的灵动表演以及空间结构中心轴的反复运用,形成了安藤忠雄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光影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占有至上的地位,成为主导建筑设计的要素,更成为安藤忠雄建筑的个性化特征的体现之一;材料是建筑中的最基本要素,安藤忠雄从东方文化的视角,赋予材料以素雅、柔和的特质,从而使材料成为他表现建筑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在结论部分,全面地总结了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启示和意义,以期为当前的建筑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