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足月妊娠(≥37周)孕妇分娩前血清中维生素A、E水平,分析维生素A、E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孕产妇进行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间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常规孕期保健且于我院住院部分娩的符合条件的孕产妇信息,调查孕产妇身高、体重、年龄、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孕周(根据孕产妇末次月经及孕早期超声检查矫正孕周)、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妊娠结局(胎膜早破、胎儿体重等)。计算分娩时体重指数BMI,根据BMI将孕产妇分为四组,即消瘦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kg/m2≤BMI<24kg/m2)、超重组(24kg/m2≤BMI<28kg/m2)、肥胖组(BMI≥28kg/m2),根据孕妇年龄分为适龄组1(19~26岁)和适龄组2(27~34岁)及高龄组(年龄≥35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孕妇外周血血维生素A、E含量,根据分组,研究孕产妇年龄、BM I对血清维生素A、E的影响,以及维生素A、E水平不同与妊娠结局及妊娠常见并发症的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结果:(1)本研究中维生素A浓度(0.392±0.11mg/L),维生素A异常以缺乏为主,缺乏人数202人,缺乏率17.49%。维生素E浓度(14.69±5.06mg/L),维生素E异常以过量为主,过量人数144人,过量率12.47%;(2)高龄组(≥35岁)孕产妇BMI高于其他年龄分组孕产妇BMI(P<0.05),高龄组孕产妇停经时间低于其他年龄分组孕产妇停经时间(P<0.05);(3)高龄组(≥35岁)孕产妇维生素A浓度(0.41±0.11mg/L)高于其它年龄分组维生素A浓度均值(P<0.05);高龄组(≥35岁)孕产妇维生素E浓度(15.87±5.14mg/L)高于27-34岁组维生素E浓度(14.67±5.15mg/L)高于19-26岁组维生素E浓度(13.44±4.25mg/L),P<0.05;(4)年龄、BMI是维生素A浓度的影响因素,年龄是维生素E浓度的影响因素;(5)肥胖组足月妊娠孕产妇血清中维生素A浓度(0.41±0.11 mg/L)最高,明显高于其它组孕产妇维生素A浓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体重组新生儿体重(3126.92±356.80 g)明显低于其他体重分组新生儿体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维生素A缺乏组同维生素A正常组相比,孕产妇BMI存在差异;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E过量可能与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低体重儿、胎膜早破的发生的关系不大;维生素A、维生素E浓度是新生儿体重的影响因素。结论:(1)调查人群中维生素A异常以维生素A缺乏为主,建议孕期补充维生素A的摄入;维生素E异常以过量为主,应合理补充;(2)孕期维生素A浓度受孕产妇年龄、BMI影响,维生素E受孕产妇年龄影响,孕期需要定期监测,根据孕产妇自身条件制定个体化营养食谱,避免维生素A、维生素E异常;(3)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E过量可能与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低体重儿的发生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