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甘膦(Glyphosate),一种除草效果显著的有机磷类内吸型除草剂,极易被植物叶片吸收并传导至植物全身,对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都有很高的活性。因具有广谱、高效、价格低廉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用量最多的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然而,已有研究发现其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性。泥鳅作为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对水环境污染物的反应较为敏感。本文采用静水实验法、酶检测法就有机磷农药草甘膦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和氧化毒性作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草甘膦对鱼类毒性效应检测及其对水体污染的监测、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草甘膦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本文采用静水实验法研究了草甘膦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发现草甘膦对泥鳅存在明显的急性毒性效应;草甘膦对泥鳅的24 h、48 h、72 h、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70 mg·L-1、950 mg·L-1、776 mg·L-1、707 mg·L-1,安全浓度SC为230mg·L-1,对鱼类的毒性属于中等毒性。2.草甘膦对泥鳅的氧化毒性效应本文研究了草甘膦对泥鳅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草甘膦染毒浓度的变大,SOD、POD活性均先逐渐增加而后下降,各染毒处理组均在31 mg·L-1浓度时POD活性达到最高值,草甘膦染毒浓度为56 mg·L-1时SOD活性达到最高值;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SOD、POD活性均先逐渐增加而后下降,中低浓度处理组染毒21 d时SOD活性最大,高浓度处理组染毒14 d时SOD活性最大;草甘膦浓度为(17 mg·L-1、31 mg·L-1)时,染毒21 d POD活性最大,草甘膦浓度为(56 mg·L-1、100 mg·L-1)时,染毒14 d POD活性最大;草甘膦染毒7 d时,各染毒处理组CA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CAT活性呈现“先抑制后诱导再抑制”的变化趋势。草甘膦染毒可以导致泥鳅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发生变化,对泥鳅具有明显的氧化毒性效应,造成机体氧化损伤。3.草甘膦对泥鳅肝脏中GSSG含量的影响本文研究了草甘膦对泥鳅肝脏中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含量的影响,发现同一染毒时间下,随着草甘膦染毒浓度的升高,GSSG含量先逐渐增加而后有所下降,31 mg·L-1染毒处理组GSSG含量达到最高值;同一染毒浓度下,随着染毒时间延长,GSSG含量同样先逐渐增加而后下降,在染毒时间为21d时GSSG含量最大,31 mg·L-1染毒处理组在21 d时GSSG含量最高,为3.53umol·L-1,结果表明,草甘膦暴露可导致机体细胞膜发生类脂过氧化而形成GSSG,草甘膦对泥鳅具有明显的氧化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