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粘贴加固法的混凝土简支T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y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多层粘贴加固梁存在锚固不足产生剥离破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三种新型的粘贴加固技术。采用传统的粘贴加固试验梁和三种新型粘贴加固试验梁对比试验的手段,研究新型粘贴试验梁的受力性能。制作了11根钢筋混凝土T梁作为原始梁,采用不同的粘贴锚固方法进行加固,然后开展加固梁在集中荷载下的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粘贴加固方法下试验梁的抗裂性能、变形能力、裂缝分部形态、应变分部规律、破坏模式以及极限承载能力等受力特性,从而验证三种新型锚固技术的粘贴加固梁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试验表明,采用碳纤维布端部缠绕于U型钢箍板的锚固形式的粘贴加固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锚固形式可靠,极限状态破坏时,可保证五层及五层以上碳纤维布拉断破坏,加固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利用。钢压板-角钢锚固方式的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梁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由于空间约束作用,该锚固方式的加固梁的开裂荷载较高,出现裂缝后,裂缝发展缓慢,裂缝呈现细而密的现象,结构刚度退化缓慢,挠度变形发展缓慢,碳纤维和角钢共同受力,协调工作。粘钢-体外预应力综合加固梁能显著改善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和变形性能,并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再承担外荷载时,粘贴的钢板和体外预应力共同工作,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加固效果十分明显,其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的提高增量大于单独采用粘钢和体外预应力加固提高增量之和,具有“1+1>2”的加固效果。   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对11根加固梁进行非线性受力全过程的仿真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利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各种新型锚固技术的粘贴加固梁的受力性能的影响参数分析研究。基于试验结论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三种新型锚固技术的粘贴加固梁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提出了新型粘贴技术加固梁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裂缝宽度的实用计算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相对于传统建筑工业的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略型生产方式,需要构建一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的迅猛发展,桥梁在铁路建设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客运专线在建设过程中,修建大跨度连续梁桥以跨越建筑、山谷、江河等障碍物。因客运专线对线路的平顺性和
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水池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供水工程中,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构筑物。但是国内外目前在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水池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等方
膜结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广泛的运用于各种设施领域当中。与传统建筑材料不同,膜结构使用的膜材重量轻,只有约传统建筑物材料的三十分之一。质
大跨桥梁的安全运营关系到国家的交通、经济发展、军事乃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跨桥梁的健康监测技术也成为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以韩家沱长江大桥(大跨度铁路钢桁
本文对某体育馆屋盖体系工程实例中的单榀主桁架进行简化,通过等效刚度计算将其简化为一个由多段直杆组成的平面悬臂折杆结构。目前对杆件稳定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轴压理想杆件进
20世纪以来,随着工程减震控制技术的逐步兴起,以日、美、新西兰为首的世界各国均大力开展了多种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其中基础隔震技术由于其构造简单、造价低廉、耗能性
在小断面长距离深埋引水隧洞的修建过程中,通常采用施工支洞辅助施工。在施工支洞与主隧洞的交叉处,主隧洞的开挖致使交叉处围岩应力重分布,交叉段稳定性受到影响。该部位围
本文总结了加筋土试验研究进展并通过常规实验得出试验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在进行玻纤格栅和经编格栅加筋土静力三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经编格栅加筋粘性土进行动力三轴
大面积堆载条件下的被动桩问题是典型的三维空间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桩土共同作用进行三维分析不仅能尽可能地接近工程实际,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