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混凝土钢筋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22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相对于传统建筑工业的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略型生产方式,需要构建一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能更好的为全人类服务。再生混凝土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益,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为了使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应用,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再生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在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各项性能中,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以及其研究方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成为了学者们需要彻底解决的一个难关。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试验、谨慎使用的初步阶段,缺乏较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   基于上述状况,本论文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的各项要求,通过对90个试件的拉拔试验来探讨再生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锚固性能。通过该笔爱再生混凝土的锚固程度、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及表面性状、箍筋数量、掺和钢纤维等条件来获得不同状态下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τ—s)曲线,以及获得最大的特征滑移值。同时采用钢筋内粘贴应变片的方法探讨粘结应力延锚固长度的变化规律。   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试验的破坏模式主要分为劈裂和钢筋拔出得刮犁式破坏,再生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τ—s曲线的大体形状与普通混凝土的相似。①从试验的破坏模式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的截面形状对粘结锚固的破坏模式影响较大;②试验测量了自由端和加载端的滑移值,得出由于粘结应力的作用,自由端滑移值滞后于加载端的滑移,而且滞后因素主要与锚固长度、钢筋直径有关;③试验结果还表明,再生粗骨料掺量为30%拉拔试件的极限粘结力与试验所用时间相比原生混凝土与50%再生粗骨料较大,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④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随着混凝土保护层的增加而提高,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加。本试验的特点是试件类型相对较全面,目的是检验本试验现象与学者们研究现象的异同之处,同时对不同类型进行总结,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其他文献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碳纤维布加固技术而言,有着一系列的优点。但是有粘结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存在易受力剥离、易受热软化、怕老化脱胶和需耗时静养等显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快速推进,岩溶隧道建设越来越多。在岩溶地区隧道修筑过程中,经常遇到岩溶、岩爆、瓦斯等地质灾害,其中岩溶灾害尤为严重,岩溶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的问题等
对于三峡库区来说,水是降雨和库水位变动后滑坡失稳的主要诱因。一方面,在降雨入渗及库水位变动的情况下,滑坡土体(包括滑带)在饱和与非饱和状态之间转化,具有非饱和特性;另
干混砂浆在实际应用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易开裂的质量弊病,针对其抗裂性能的研究与评价已成为干混抹灰砂浆推广应用的重要课题。为了合理评价干混砂浆的抗裂性能,应采用能反映其
桩基承台因其承载力高、能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等优点,已成为铁路桥梁广泛采用的基础型式。国内外的承台设计方法大都是基于传统的“梁式体系”的控制截面法进行内力计算及配
环境水体中氯离子的侵蚀导致服役过程中的RC结构中的钢筋产生锈蚀,会发生比设计耐久年限早的破坏。RC结构在正常使用中所受到的弯曲荷载会在混凝土受拉面产生微裂缝,加速氯离
宽、大、深的铁路条带基坑附近存在着对变形要求极为苛刻的航站楼斜拱桩基础,斜拱桩基承受着来自航站楼上部结构的巨大载荷,由于基坑边缘与桩基的距离非常小,因此必然要对二
自9.11事件发生以来,由恐怖袭击、局部战争冲突以及安全事故引起的爆炸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爆炸对建筑物的严重破坏,往往直接造成大量人员死伤。目前,提高重要建筑结构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环保高性能复合混凝土材料——钢纤维改性橡胶混凝土。将废旧轮胎粉碎后制成的橡胶颗粒掺入到混凝土中减轻了橡胶轮胎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改善混凝土断裂韧性
膜结构工程已大量应用在城市的低矮建筑物中,该类建筑结构高度普遍较低,处于高湍流度的大气边界层的范围内,且膜结构本身为柔性材料,多应用于大跨度结构当中,导致膜结构对风荷载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