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汉代建筑形象斗栱形制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b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斗栱的构造处于启蒙阶段,故梳理其演变特征,对全面研究汉代木构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四川盆地群山环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单元,建筑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区域内出土大量的带有建筑图像的汉画像石画像砖、建筑明器、崖墓仿木构建筑,且地面上尚存多处石质汉阙实体,研究案例相对丰富。因此,本文以公开发表的四川盆地汉代建筑形象资料为基础,梳理前人研究成果,从斗的形制、栱的形制、斗栱组合方式、斗栱的位置四个方面分别研究汉代四川盆地斗栱形制,总结演变的时代特点,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地区汉代斗栱形制进行对比,进一步阐释四川盆地汉代斗栱的发展水平。首先对案例进行了分类研究,按照形制特点划分类别。一,根据斗身立面形状不同将斗形划分为四类。二,将案例中的栱形分为直栱和曲栱两大类,并以曲栱为研究重点。三,依据斗与栱的组合方式分为三大类,并按照皿版等细部构件的有无进一步划分形式。四,分析柱头、补间等不同位置的斗栱特点。其次研究四川盆地汉代斗栱形制的演变特点。按照斗栱形制的变化分为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东汉晚期至蜀汉时期两个阶段,梳理斗的形制、栱的形制、斗栱组合方式、斗栱的位置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流行和变化情况,总结斗栱在前后两个阶段的演变特点。可以看出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四川盆地汉代斗栱形制越来越复杂,趋于成熟。最后与汉代其他地区斗栱形制进行对比研究,首先与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河南地区进行系统比对,可以看出两地斗栱主流形制有很大区别,四川盆地曲栱使用度更高。另与其他研究相对薄弱地区如山东地区和广东地区进行初步对比,可知四川盆地汉代斗栱形式更加多样。
其他文献
当前,通信传输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特别是在动车和高铁的带动下。通信传输安全问题更为突出。要想进一步确保铁路通信的安全,就必须全面把握铁路通信
校园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文化性随着校园规模的扩张所丧失,面临各种不可持续性问题。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就要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设计要素,以实现校园景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一个字“活”。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数学课堂因“活”而精彩?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用“爱”融洽课堂  “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
在新时期,建筑企业应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有效控制工期、成本等,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目标。现简要分析建筑工程的概况和现状,探讨建筑工程技术对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和它的重要性,并
1.向量知识背景下线段的定比分点问题在椭圆中的渗透  例1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焦距为4,离心率为23。(1)求椭圆方程;(2)设椭圆在y轴正半轴上的焦点为M,又点A和点B在椭圆上,且M分有向线段AB所成的比为2,求线段AB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1)由于椭圆焦点在y轴上,所以可设椭圆方程为y2a2+x2b2=1,则由2c=4得c=2。又ca=23,所以a=3,b2=a2-c2=5
介绍了磁光记录的物理原理和最新技术.非晶态稀土-过渡金属合金膜的发现加速了磁光记录的发展,在高密度多层膜记录中,由于他的宽温热磁特性,他记录的热磁斑直径仅数十纳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