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应用服务开始由IP网络来承载,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开始大量在网络上应用,对网络链路带宽等硬件资源和网络传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IP网络由于采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进行选路,忽略了网络可用链路带宽和业务本身的需求,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已经无法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添加网络设备,增大网络带宽容量的方式难以满足需求,在增加网络带宽容量的同时改进网络传输技术成为可行的途径,流量工程应运而生。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 TE)的实施可以直接用于缓解网络拥塞和对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可以间接地实现网络的QoS保证。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被认为是实现流量工程最有效的工具,该技术充分发挥了第二层快速交换和流量管理上的优势,同时兼具第三层路由和选路灵活的优点。本文围绕MPLS流量工程展开。通过深入分析MIRA(Minimum Interference Routing Algorithm,MIRA)算法、DORA (Dynamic Online Routing Algorithm)算法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关键度和链路饱和度的双重约束路由算法(Dual Constraints of Routing Algorithm,DCRA)该算法分为离线预处理和在线路由两个阶段。离线预处理阶段根据网络拓扑结构为节点对建立DP(Disjointed Path)数据库,由DP数据库中的路径确定链路关键度;在线路由阶段,根据网络带宽资源利用率将网络分为低负载、中负载和高负载三种状况,根据相应策略确定链路饱和度。网络在低负载情况下,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选路,在中负载和高负载情况下,将链路关键度和链路饱和度按照权重因子匹配相加得出链路代价函数,再利用Dijkstra算法为业务选择代价和最小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DORA算法和CSPF算法,DCRA算法能够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实时业务的平均路径长度,在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证了实时业务的Q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