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编码的WSN轻量级安全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ongheng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一个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在众多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安全性对其正常运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传感器节点的自身限制决定了传统网络的安全体系和安全算法将不再适用。网络编码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网络编码的核心思想是中继节点可以对来自不同链路上的信息包进行编码操作,然后再转发给下游节点。然而,由于不可靠的多跳传输和任意的包重组,使得网络编码系统极易受到不同类别的安全威胁,如窃听攻击、链路分析攻击等。因此,如何结合传感器节点的自身特性,应对各类攻击,尤其在随机线性网络编码(RLNC)系统中,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领域一个亟待解决和充满挑战性的问题。   针对上述课题,在研究了大量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基于网络编码的轻量级安全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文章对基于网络编码的WSN安全机制进行了分类研究,主要分析了密钥管理技术、路由协议和安全以及认证机制。接下来,文章结合网络编码,综合考虑了无线传感器节点自身存储、计算能力和自身电量等限制,对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轻量级安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轻量级置换加密算法(LPEC)和适用于多源网络编码系统的轻量级认证机制(LANC)。LPEC的核心思想是基于对全局编码向量的两次加密过程;LANC以LPEC为基础,核心思想是将节点的认证信息嵌入到全局编码向量中。并对两种轻量级安全机制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文章从代价开销、抗攻击能力等方面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加密及认证机制相比,轻量级机制的代价开销更低,能更有效地抵御各类攻击。同时,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之间通信的安全级别。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在已经迈入了以电力和电子为基础的现代化时代,微电子器件和信息技术应用也日渐普及,因此,近年来雷电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并且影响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面向物联网的终端应用也越来越多。当今,物联网与智能终端的结合是对互联网发展的极大促进。一方面,物联网的发展为智能终端应用提供了大
人类通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便是语音通信,但是在进行语音通信过程中,由于语音本身存在的冗余性,使得信息的传递与存储面临诸多问题。因此用来解决现代语音通信中存在
随着嵌入式系统性能和图像压缩技术的不断提高,如何在嵌入式平台实现高效率的视频编码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现行的基于嵌入式平台的视频编码器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嵌入式DSP(
摘要:多媒体泛滥的今天,上课基本都依赖于课件。从网上下载几个课件,简单地拼凑后就备好了一节课,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不能否认用课件上课的便捷性和直观性,但课堂效率真得高吗?学生在看了精彩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后,课后脑海里留下了多少知识?用了多媒体上课后,教师的基本功还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吗?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词:原生态;高效课堂;师生融洽;教師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