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与社会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着,它们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渗透、综合和相互作用。与此同时教育也迎来了大范围的改革,新课改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基础教育的综合化为顺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并不断被推广开。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初中综合课程“科学”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科学综合课程在全国各地都有试验区开设,但至今为止能坚定不移走下来的唯有浙江省。其他地区在综合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半路折回,咎其原因,主要还是分科教学的教学方式和习惯在一部分教学者的身上留下的烙印太深,改革途中会遇上的一些新问题新现象这是必然的,我们要勇于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它们,并尝试找到解决它们的最佳途径。本课题要研究的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义务制教育段的初中科学课程因其综合性的特点,不强调各部分知识内部的体系性,它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课程的分科教学强调的是课程的专业化和体系性,它是以初中课程为基础的,但它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体系的不一致,教师和学生对不同课程的态度不一致使初中学生升入高中面临了多方面的问题。初高中的有效衔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本课题从“元素化合物的初高中衔接”这一小角度切入,来研究如何从教材、教师、学生这三个角度来寻找解决衔接问题的最佳策略。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反映了教与学的主体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并且对衔接教学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他们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珍贵的资料。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贡献的衔接案例更加说明了如果教师们能重视衔接问题,充分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走过这个特殊的阶段,衔接就不是问题,它只是一个必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