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钢-木塑单层球面网壳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8743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实际工程案例,采用木塑材料进行了悬挂钢-木塑单层球面网壳的结构设计和连接设计,分析了其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变形以及稳定性,进而对该网壳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必要的研究。首先对木塑杆件进行了轴压试验和弯曲试验,得到了其破坏形式、极限应力和极限应变值;其次对本文设计运用的内嵌式钢-木塑组合节点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了不同螺栓行数、螺栓直径、螺栓个数、螺栓群中心与节点中心的距离以及节点耳板长度对节点抗弯性能的影响;其次取吊点附近两跨的局部网壳进行了静力荷载试验,研究了网壳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式;最后则采用Midas Gen软件对悬挂钢-木塑单层球面网壳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和考虑几何缺陷的非线性稳定分析,研究了网壳直径、杆件截面尺寸、边界条件、活荷载分布以及节点刚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悬挂钢-木塑单层球面网壳在静力荷载作用下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所研究的木塑材料的极限应力约为21MPa,弹性模量为2100MPa,杆件破坏时表现为脆性破坏;对于钢-木塑内嵌式组合节点而言,采用双行螺栓代替单行螺栓、增加螺栓直径、增加螺栓的个数、增加螺栓群中心与节点中心的距离以及增加耳板长度有利于提高节点的抗弯性能;内嵌式钢-木塑组合节点有三种破坏形式,分别是木塑梁沿螺栓孔受剪破坏或承压破坏、腹板与上翼缘拉裂破坏和木塑梁拉弯或压弯破坏;设计网壳时可以适当对吊点等受力较大的节点采取加强措施;安装网壳的过程中,应减小虚位移产生的可能性,同时避免杆件端部与节点圆环相接触;悬挂钢-木塑单层球面网壳的稳定性随网壳直径的减小、杆件截面尺寸的增大、节点刚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吊点分布均匀、活荷载总量小且只分布在上半球或下半球的网壳的稳定性更好。本文创新性地采用木塑作为主要材料,设计了悬挂钢-木塑单层球面网壳,提出了钢-木塑内嵌式组合节点连接方式,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成果将推动木塑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上的推广和应用,为室内悬挂木塑网壳的设计和研究奠定基础,为木塑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愈加严格,燃煤电厂作为主要的排放源是重要的控排对象之一。其中,NOx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国家和各地方政府不断提升其排放限值标准。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限值,电厂必须进行低氮燃烧改造,并利用相应的NOx脱除技术对排放烟气进行处理。SCR脱硝系统出口烟气中的NO浓度是评价SCR脱硝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确保NOx排放浓度满足环保要求并严控氨逃逸的核心参数,所以实现低
随着国家政策层面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广东省对于南粤古驿道这一线性文化遗产构成的认识逐渐深入,古道沿线聚落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已提上日程。“南粤古驿道沿线传统聚落研究”作为“古驿道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之一,由本研究团队承担,连州秦汉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研究属于该项目下属子课题。基于此背景,本文以连州秦汉古道沿线3km范围内的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移民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图像特征匹配可在两幅图像之间建立可靠的点对应关系,是图像检索、目标定位和三维重建等高层次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基础。VSLAM(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作为一种具有低成本优势的机器人定位方法,是近年移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热点,图像特征匹配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VSLAM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机器人位姿状态的估计以及环境地图的构建和完善。基
车载热成像语义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自动驾驶或高级辅助驾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目前基于神经网络的语义分割模型大多关注RGB图像,而RGB图像通常反映光照条件较好的场景,难以表现夜间、雾天等场景。与RGB图像不同,热成像是基于热辐射获得成像图像,不受光照影响,可部署于任何场景及任何时间段。但热成像图像纹理信息较少,训练/测试数据匮乏,车载场景复杂多变,实现车载热成像语义分割面临多重
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的发展,对微装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细零件的拾取,姿态调整与释放是微装配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微装配自动化的关键,研究液滴机械手的操作性能,探索精确、可靠、有效的拾取、姿态调整、释放等微操作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分析了液滴机械手拾取、姿态调整、释放等典型微操作过程与机理,讨论了影响液滴机械手性能的因素;建立了液滴机械手微操作过程的液桥力模型,分析了液
随着汽车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正朝着新四化迈进。从国内近几年来迭代的产品来看,智能网联时代已经到来,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汽车制造向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也是体现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而智能驾舱正是其中的发展趋势之一。目前智能驾舱一般被狭义地认为是基于视觉、语音和手势等生物特征,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各种显示控制系统,其关键技术通常包含人机交互、域控制、虚拟化和OTA空中升级等。车机
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电子器件,柔性电子具有柔韧性和延展性,能够适应不同场合的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们的青睐。当前,柔性电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疗、能源产业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如可穿戴电子设备、医疗监护仪、折叠屏、曲面屏以及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等。柔性电路板是柔性电子技术的基础,其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为材料表面金属化,然而金属化涂层在应用过程中时刻面临着腐蚀问题,影响着柔性电子器件的可靠性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交通需求增加。同时,由于城市道路的有限和日渐增长的居民交通需求矛盾日益尖锐,城市交通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公交车数量快速增加。当前城市道路中公交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社会车辆与公交车辆之间冲突加剧,不同线路之间的公交车辆之间冲突加剧。因此,本文旨在建立适用于公交流量较大的高公交流量下带近距离站台路口信号控制,减少交通拥堵,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梳理
近年来,各大汽车制造厂商相继推出混合动力汽车发展战略规划,且不断增加混合动力系统的研发投入。在混合动力系统研发前期,基于能量管理策略的构型方案经济性对比分析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因而倍受企业重视。本文面向企业的研发需求,开展了多目标优化方法及其在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针对现有多目标优化算法无法便捷而有效地求解多目标多阶段决策问题,基于动态规划理论和多目标优
广州商务酒店是我国酒店建筑发展的一个特例,其发展表现出与城市变迁的高度联动,具有鲜明的阶段特点与持续性的发展脉络。本文作为广州近现代酒店系列研究的一个子项,以商务酒店大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广州代表性商务酒店、酒店早期技术图纸收集与解读,从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两个层面归纳广州近代至今商务酒店大堂各阶段设计特征,并基于大堂发展脉络的客观梳理,结合工程项目实践,总结迎合时代需求与地域文化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