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痰湿中阻型)的临床观察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vl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眩晕作为临床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疾病,其有效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重点。本临床研究通过观察温中定眩汤针对痰湿中阻型眩晕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并与西比灵组对照,探讨其临床效果、机制、安全性,从而为今后临床治疗眩晕提供更为客观而有价值的指导作用,启发新思路,其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方法:根据中医诊断、中医证型、西医诊断、辅助检查等制定相关纳入、排除标准,于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期间常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即神经内科)门诊以及住院病例中根据相关要求筛选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温中定眩汤组)以及对照组(西比灵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温中定眩汤口服,一日两次,每次250m1;对照组予以西比灵5mg口服,每晚一次。总疗程为15日。治疗后随访三月,观察眩晕复发有关情况。治疗前对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眩晕程度、血浆粘度进行基线比较,经比较,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对两组疗效、眩晕评分、血浆粘度、三月内复发率进行组与组的比较,并对眩晕评分、血浆粘度进行治疗前后组间比较,相关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并在观察过程中监督患者血、尿、粪、ECG、GPT、BUN等指标,以及观察相关毒副作用,做出安全性监测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治疗有效率高达93.3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分改善统计、治疗前后血浆粘度统计,P<0.01,治疗组对血浆粘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月内复发率3.33%,对照组3月内复发率10%,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温中定眩汤对于颈性眩晕痰湿中阻证具有明显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眩晕评分统计学分析,温中定眩汤可有效改善痰湿中阻型眩晕的相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根据治疗前后血浆粘度对比分析,其能有效降低眩晕高危因素之一的血浆粘度;而温中定眩汤较其他治疗药物相比,可有效降低临床复发率。现代临床眩晕作为一高复发率的疾病之一,目前暂无明确、可靠降低复发率的方法,温中定眩汤不仅临床疗效明确,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故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旨在模式生物拟南芥中获得玉米漆酶ZmLac5基因过表达转化体,以研究该基因功能。分离玉米自交系掖478根部总RNA,反转录PCR法获得玉米漆酶基因ZmLac5全长,测序与序列分析表明,Z
回顾性分析2例因"纳差、恶心、呕吐"就诊,最终诊断为"继发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的患者。1例有垂体瘤手术史,血ACTH及血皮质醇降低,是垂体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另1例
生物材料(Biomaterials)已在心血管外科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其中又以生物心脏瓣膜和人工血管使用较多。生物瓣膜因血流动力学出色、血栓栓塞发生率低、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尤其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行业的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伴随着这种现象,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也快速的发展起来。在服务产业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下降,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疾病的老年人也逐渐增多,且有很大
目的:小儿慢性咳嗽作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其病因复杂,在诊断尚不明确的情况下,西医西药对其治疗效果有限,而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在辨证论治的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DC/DC变换器在新能源汽车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几种DC/DC变换器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并对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目的:本课题通过运用补肾调周化瘀法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Ovarian endometriosis cyst,OEC)患者腹腔镜保守手术术后预防复发的干预治疗,并与抑那通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从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和老年性痴呆病人特有的临床表现,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病机从中医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肝郁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酉时、辰时)针刺对中风后睡眠倒错(post-stroke sleep reversal,PSSR)的临床疗效,探讨针灸治疗PSSR的时效性问题。方法:将60例诊断为PSSR的住院患者按照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