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北京市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北京市人口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流动人口数量逐渐增加,1978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已有21.8万人,在2000年增加到256.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8.8%,年均增长速度18.4%,之后流动人口数量继续增加,于2015年达到最高值825.3万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也增加到38.0%,流动人口逐渐成为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北京市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北京市人口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流动人口数量逐渐增加,1978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已有21.8万人,在2000年增加到256.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8.8%,年均增长速度18.4%,之后流动人口数量继续增加,于2015年达到最高值825.3万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也增加到38.0%,流动人口逐渐成为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口要素。为分析并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本文首先根据相关数据描述分析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变动情况及特征,发现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幅度扩张,流动人口主要由劳动年龄人口构成,以经济型原因为导向流入北京市,流动人口在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就业结构极其相似等,为分析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供了基础。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增长核算法建立模型,从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利用效率和劳动力数量三方面考察人口要素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发现劳动生产率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在此模型基础上,根据相关假设测算北京市劳动力人口要素中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发现,1978-2018年流动人口为北京市年均提供了227.4万劳动力,将北京市劳动力的年均增长速度提高了1.4个百分点,流动人口为北京市创造了年均503.7亿元的GDP,对北京市年均GDP的贡献率为36.4%,其将北京市GDP的年均增长速度提高了1.5个百分点。本文采用历史增长核算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数据结果并得出重要结论,流动人口为北京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是加快北京市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推动力,近8年间流动人口为北京市提供了年均729.2万的劳动力,占北京市总体劳动力的42.8%,对北京市GDP的年均贡献率达到了44.6%。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对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准确把握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贡献,不仅丰富了学术界相关研究,对于未来北京市制定准确合适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和人口调控规划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前人造板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是合成高分子胶,不仅对环境有害而且成本高昂。淀粉胶黏剂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将淀粉胶黏剂应用于人造板可生产出胶粘性能优异的无醛胶合板。但是,由于淀粉胶耐水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淀粉进行了改性,但改性过程中使用了有毒物质,而且没有克服淀粉胶施胶困难的缺点。因此,本文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使用壳聚糖、聚乙烯醇对其进行改性制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腐生真菌,其最重要的危害是产生一种剧毒和强致癌性的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Aflatoxin)。黄曲霉及其毒素可污染粮食、食品以及饲料等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食品安全问题。黄曲霉生长发育、环境胁迫应答和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过程受到很多调控因子的控制。但是,黄曲霉中的大量的调控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以黄曲霉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
自毒作用是造成甜瓜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肉桂酸(Cinnamic acid,CA)是甜瓜自毒物质的主要组分,会对植株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不良影响,如抑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加剧活性氧的累积等。褪黑素(Melatonin,MT)在缓解植物非生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甜瓜品种“新银辉”为研究材料,通过在CA模拟甜瓜自毒胁迫条件下添加MT,分析MT缓解甜瓜自毒胁迫胁的效果及其发生机制,主要研究结果
土壤盐碱化严重抑制农林作物的生长,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对林木进行遗传改良或对良种进行高效繁殖是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可以有效促进盐碱地的使用。盐生植物具有复杂的耐盐调控网络,被广泛用作植物耐盐机理探究和农林作物耐盐改良的重要材料。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典型的盐生植物,可以耐高盐胁迫,同时作为林草类植物,互花米草的入侵严重影响了海岸带
自然界存在包括细菌、真菌、卵菌、病毒等在内的多种病原,它们在进化中形成了多种致病机制,可干扰植物的正常生长,对植物造成严重的伤害。为抵御病原菌的侵染,植物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先天免疫系统,主要依赖两个层次的防御反应: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发的免疫反应(PTI)和效应蛋白诱发的免疫反应(ETI)。在这两类防御反应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腺苷二磷酸核糖化(ADP-ribosyaltion)修
小菜蛾是世界上危害十字花科植物最严重的迁飞害虫之一。肠道微生物在昆虫营养、生理和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前期研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基于16S rDNA的测序分析,但是该方法并不能区分肠道微生物中细菌的存活状态。细菌16S rc DNA可以衡量微生物的相对活性,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状态和功能。为全面评价小菜蛾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化,特别是在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不同生理状态下的活性微生物组成,本
随着微波光子技术的提出与迅速发展,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光纤传感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利用光电振荡器与光纤传感技术组成的光纤传感系统,不仅拥有光纤传感技术体积小、质量轻、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好等优点,还具有光电振荡器精度高和解调速率快等优势,使得光纤传感技术在灵敏度和解调速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实际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和成熟。因此,本文利用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光纤传感技术对痕量重金属离子
齿轮传动是最重要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之一,其依靠齿轮轮齿之间的相互推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是装备制造业和国防工业中极其重要的关键基础件。伴随小模数齿轮在智能家居、精密机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小模数齿轮传动提出了低噪声、高承载能力等更高的性能要求。因此,开展新型小模数齿轮的啮合理论、设计、制造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线面对构齿轮是一种基于线面啮合理论提出的新型齿轮传动形式,目前已成功应用在航天领
相比电池,超级电容器可满足设备对大电流、高循环稳定性和大功率的需求,并其可以在较重负载的系统中实现能量回收;相比传统电容器其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长的循环寿命等优势而得以快速发展。硫化镍作为电极材料时具有原子层状结构、多晶型、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理论容量高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其比电容却远低于理论值并且循环性能需进一步提高。本论文首先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三种羟基卤化镍。随后以三种羟基卤化镍
镁合金作为密度最小的结构金属材料,比强度高于钢铁材料、铝合金这些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但是绝对强度较低、塑性较差等缺点限制了镁合金的大范围使用。本课题通过成分设计并结合热处理和变形等手段以提高镁合金综合力学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技术、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X射线能谱分析和拉伸试验等方法对合金进行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添加2 wt.%Zn以及不同处理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