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Pd-Co基钎料钎焊ZrB2-SiC复合陶瓷,研究了钎料中加入的第三组元Ni、Ti、V的含量变化及钎焊温度与保温时间等钎焊工艺对连接接头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接头中各相的形成过程,探讨了界面连接机制。采用Pd-Co钎料对ZrB2-SiC陶瓷进行焊接得到的接头组织为:焊缝中相间分布着Pd-Si相和Co-Si相,在母材中靠近焊缝一侧形成了一层扩散层。反应过程中钎料与母材中的SiC发生相互反应,母材中出现孔洞,从而引起母材强度下降,随着Pd含量的增高,接头强度先升高后降低,采用Pd30%-Co70%在1270℃保温30min时获得了最高强度钎焊接头,接头四点弯曲强度为77MPa。采用Pd-Co-V和Pd-Co-Ti钎料对SiC增强ZrB2陶瓷进行连接,两种钎料连接时均在靠近母材的界面处生成了一层反应层,随着Ti或V元素的增加,母材扩散层厚度明显变窄采用Pd-Co-V钎料进行钎焊时,在焊缝中间生成了大量的条带状的黑色相,其主要为V-C相,不利于焊接接头强度,导致接头弯曲强度明显降低;使用Pd-Co-Ti钎料进行连接,其中Ti元素能与母材中的B元素形成化合物,挡在母材界面,一定程度控制了钎料中的元素和母材增强体之间的反应,因此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接头,随着Ti含量的增加,接头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Ti含量为10%时获得最高强度接头,四点弯曲强度达到85MPa。使用Pd-Co-Ni钎料对SiC增强ZrB2陶瓷进行连接,Ni元素的加入并不能够使反应层宽度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Ni含量的增加,接头强度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保温时间以及钎焊温度进行了尝试,并且发现在1270℃保温5min的时候获得了最高强度的焊接接头,接头四点弯曲强度为120MPa。因此,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Ni含量为26%,钎焊温度为1270℃,保温时间为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