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是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有机统一。基层协商民主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多层次的重要一环,也是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其民主实效性的提高离不开程序民主的保障。议事规程作为程序民主的具体表现形式,它能够在更大限度保障基层协商民主公正的基础上,提升协商的效率和水平,是保障和提升基层协商民主实效的制度逻辑。构建科学合理的议事规程,以程序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是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有机统一。基层协商民主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多层次的重要一环,也是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其民主实效性的提高离不开程序民主的保障。议事规程作为程序民主的具体表现形式,它能够在更大限度保障基层协商民主公正的基础上,提升协商的效率和水平,是保障和提升基层协商民主实效的制度逻辑。构建科学合理的议事规程,以程序民主推动实质民主,提升基层协商民主的实效性,对推进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基层治理方式,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程序民主推动实质民主为核心,围绕理论分析—规程构建—实践考察—问题揭示—路径探析的研究思路。第一部分先从理论层面探讨议事规程作为程序民主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保障基层协商民主实效中的价值意蕴,并分析科学合理的议事规程所应该满足核心理念诉求。第二部分基于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基础和科学议事规程核心理念诉求,结合我国基层协商民主运行实际,借鉴《罗伯特议事规则》中的合理因素,围绕会议召开、发言辩论和表决公告等程序环节探讨构建一套能够保障基层协商民主实效的规程体系,为考察当前我国基层协商民主议事规程的实际运行情况提供参照,也为完善我国基层协商民主议事规程发展提供借鉴。第三部分开展对基层协商民主议事规程运行的实践考察,首先从微观出发,以梅州市蕉岭县村民协商议事会为例,通过对市县总体发展概况的把握和县域内三圳镇、广福镇和蕉城镇6个自然村的实地调研,了解作为村级协商议事规程典范的《蕉岭议事规则》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保障基层协商民主实效方面的经验价值和运行成效。然后从个案上升到一般,通过考察当前我国基层协商民主议事规程运行的广泛实践,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从规程设计和操作实施两个方面揭示当前我国基层协商民主议事规程运行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内在根源。最后,针对议事规程运行的现实困境,围绕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促进基层良好自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从完善规程内容和强化外部保障等方面出发探索以议事规程保障基层协商民主运行实效的现实路径。
其他文献
女性主义法学是20世纪60~70年代女性主义运动及理论冲击法学领域所产生的新兴学科。凯瑟琳·麦金农教授是激进女性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法律展开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法学观点。本文通过以下三个部分展开对麦金农女性主义法学思想的研究:第一部分,重点对麦金农女性主义法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做出针对性的介绍和阐释。麦金农的法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法律秩序翻转的时代
当前,我国在行政法规、规章及部分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明确禁止的信息内容,并在发现违法内容时应当依法采取处置措施,这实际上是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信息内容承担审查义务。目前理论界关注点集中在网络服务提供者审查义务范围与违法义务的行政责任不明晰的问题,鲜少关注公法审查义务的落实这一命题。在此背景下,主要对完善公法审查义务法律制度,促进公法审查义务的落实展开研究与论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允许用户通过脑信号与外界设备进行通信和交互,为瘫痪或有其他严重运动缺陷的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增强通信技术。其中,基于P300的字符拼写系统是研究最广泛的BCI应用之一。为了提高这类BCI系统的性能,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P300检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传统的深度网络的权值是点估计形式,这些网络无法对预测结果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度量
伴随着技术发展与观念变迁,现实中存在一些符合作品的某些特征,但难以归于法定作品类型的产物,由此引发关于作品类型是否必须法定的问题。该问题还进一步转换为“著作权法中作品类型化具有何种法律意义”、“如何形成类型以避免类型划分标准杂糅”以及“实践中应当如何将作品归入类型进而实现类型化的法律意义”等问题。作品类型化涉及著作权对象的概念和表述,关乎著作权成立和保护的内在逻辑,为实现著作权法内部的科学化,本文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全球数字经济兴起,数据已然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企业作为推动数据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对数据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与自身经济利益息息相关,更关系到整体社会福祉。当前企业之间数据争议频发,数据安全、数据流动、数据共享、隐私保护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数据治理的大框架下,法律如何为企业数据提供保护、提供怎么样的保护是法学视角下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梳理了我国企业数据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在立法方面我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商业秘密已成为当今世界前沿科技和经营信息的财产形态,也愈发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资源。近些年来,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员工跳槽泄露商业秘密等非法行为更加频繁,从而导致商业秘密的民事侵权案件甚至刑事犯罪案件数量日益增多。相比于其他知识产权类案件,商业秘密案件普遍事实较为复杂,专业性较高,审理难度较大,司法机关往往难以仅凭借法律知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及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婚姻制度都是对现实中婚姻观念与婚姻状况演变的一种映射,婚姻契约观念影响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制度的变迁,体现着对契约自由、契约平等、契约正义的追求。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从单一的离婚经济帮助制度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展现了改革开放后婚姻立法在离婚和离婚后果的调整上经历了保障自由到自由之责任承担的转变、从倾斜性保护到确立形式平等再到离婚责
2020年,我国的首部《民法典》颁布,“人格权编”专设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一章,确认了个人信息权益作为基本民事权利的地位,这是我国民事立法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与进步,也呼应了多年以来,民众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诉求。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施行,对个人信息的概念、保护等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规定。自《民法典》颁布以来,关于公民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相关研究成果不一而足,但鲜见从使用的角度切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基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以集中模式为主,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控股股东拥有事实上的控制权却缺乏相应的义务约束,而资本多数决的异化为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创造了条件,作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公司法上的具体体现,要求控股股东承担信义义务具有正当性。实践中控股股东违反信义义务的现象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北极航道实现商业通航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北冰洋生态环境脆弱,加之地理特征独特,如果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非法排污或发生碰撞事故,北极航道海洋环境极易受到污染。保护北极航道海洋环境应依据沿岸国的国内法律规章还是相关国际规则?显然,对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的不同回答将得出不同答案。但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一直处于争议之中,俄罗斯、加拿大声称对北极航道拥有主权,美欧则主张北极航道为国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