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复张联合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对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瞻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手术后并发中重度AR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护性机械通气标准治疗组(A组)和肺复张+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组(B组)。ARDS患者转入ICU后均给予原发病治疗、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气道的温湿化等标准治疗。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包括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潮气量(VT)>5 mL/kg,吸气时间0.8~1.2 s,驱动压<15cmH2O。肺复张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间断肺复张治疗。肺复张采用PEEP递增法(5cmH2O)最大至20-25 cmH2O,每次维持20-30秒。每6h行一次肺复张、早中晚每日共3次。比较两组患者每日治疗前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研究期间共入选69例手术后并发中重度ARDS患者,其中1例因术后并发气胸,1例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而被排除,最终共67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标准治疗组35例,肺复张治疗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者的来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数据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时基础氧合指数(PaO2/FiO2)、自主Vt、肺顺应性(Cst)等均没有显著差异。与标准治疗组相比,肺复张治疗组肺复张治疗后PaO2/FiO2显著升高(P<0.05),肺顺应性有改善趋势(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潮气量亦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三次肺复张治疗后,肺复张组的PaO2/FiO2显著升高(P<0.001),肺顺应性和潮气量均有所改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作为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两组患者预后比较。与标准组相比,肺复张治疗组ICU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拔除时间明显缩短(均P<0.01)。5、两组患者并发症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气胸、纵膈气肿,随访28d均没有死亡病例。结论:与标准治疗比较,肺复张联合保护性通气治疗手术后并发中重度ARDS患者,可以改善肺顺应性,纠正低氧血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提高疗效,并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