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遵循语文学科的学科特性,在世界课程发展的多样化重构的背景中,在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语境中,确立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具有的普遍价值和现实意义。而我国新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也为本土文化能够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本土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三层:第一,相对于全球文化,本土文化指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第二,本土文化指国家内部的种族文化;第三,指一定行政区域内相对稳定的区域文化。笔者选择和确立以陇南市这一特定区域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制度及精神文化,主要以精神文化兼而涉及物质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进行研究。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过程,包括对陇南本土文化可利用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提取和归类;确立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目的与意义;对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筛选和厘定;以及陇南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课程化。陇南本土文化是语文课程“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也是全面涵养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确立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一方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在课程资源筛选机制上,首先要树立以学习者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目的,经过教育哲学、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筛选,并且受到课程资源开发原则的制约。对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厘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厘定课程内容;一是根据陇南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类型厘定课程化方式。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价值体现在陇南本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有益补充。陇南本土文化丰富多彩,笔者主要以陇南名胜遗址、文人墨客、方言小区、民间传说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在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课程化方式上,可分为模块系列和主题系列,模块系列的性质属于普识类,旨在对陇南本土文化进行宏观把握和了解;主题系列的性质属于提高类,侧重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两个系列在年级安排上并无严格的界定,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抉择,一般而言,模块系列比较适用于低年级学习者学习,主题系列比较适用于高年级学习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