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从学科发展范式的角度,对自1840年至2005年学术界关于近代(1840-1911)小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希冀为新世纪的近代小说研究提供借鉴,也为今后建立“近代小说研究史”这一小说研究史的分支学科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本文分四章予以阐述。 第一章“承绪与萌新”,评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从学科建设考察,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发展的酝酿萌芽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800篇(部)左右。其中传统形态的序跋、评点是最主要的评论形式。从评论的内容而言,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序跋和评点在观念、旨趣、视角等方面基本上与此前一脉相承。但从19世纪70年代,尤其是19世纪末开始,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新思潮的叠兴、文艺报刊的涌现、新小说的产生,评论的形态和内涵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与新小说、新思潮等互为表里,评论者在序跋、评点中大量表现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术语。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主要的评论形式的专题论文开始出现,虽然数量还很有限,篇幅也还不长。这一阶段,从总体特征考察,在近代小说研究史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近代小说研究。但其在学术和学术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并不能因此而轻忽或低估。要言之,主要有:首先,这一阶段大部分的序跋、评点等评论文章与具体作品的创作时间相距不远,有些甚至基本上与创作同步,因此保留了许多有关创作经过、作者身世、作品意旨、版本演变、本事源流等方面的原始资料,有些本身就是极其宝贵的史料。而这些正是研究赖以进行与深入的根本基础。其次,这一阶段的序跋、评点中对新观念、新思想、新术语等的尝试与运用,孕育了学术研究新范式的萌芽,成为20世纪20年代小说研究现代转型的先导。还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近代小说研究奠基期的许多研究者,有不少是在这些序跋、评点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这对他们今后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就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等等。 第二章“初创与杰构”,评述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建设的奠基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700篇(部)左右。其总的特点是,在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背景中,鲁迅、胡适、阿英等,在
其他文献
PISA科学评价的理念对高考化学科学探究题的编制有着积极的启迪作用。本文简介了PISA命题的相关理念,以2014年安徽省高考理综28题为例,从试题情境设置、试题建构框架与分析(
<正>写秋,现当代作家不乏名作,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确可独推为上乘之精品。所以然何?就因为他的写秋,不只重在描状秋景秋物,而是刻意传染秋色秋味,摹写秋的深邃意境,尤
目的探讨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对药物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制造大鼠高血压模型,观察和记录给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海木三氯甲
听觉是人的主要感觉通道,听觉障碍学生因听力损失,更多以眼代耳,通过唇读和使用手语来进行语言交流。唇读作为一项复杂的视觉语言认知活动,其主要涉及到视觉认知、动觉认知与语言
对模拟钢铁吸氧腐蚀实验时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铁电极处产生的Fe2+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采用类比猜想、实验探究、理论解释的方法,用铁粉、铁丝和铁钉分别进行实验以探究铁能
越界是渗透在纳博科夫几乎所有文学创作中的独特现象。纳博科夫越界的想象,绝不仅仅局限于地理疆界意义上的跨越,而更多的是表现在多种不同维度和层面上的交叉融合,具体来说分别
本文首先对新时期高校足球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阐述了新时期高校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些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新时期高校足球教
<正>随着人类疾病谱的逐渐改变,慢性病的防治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而有限的资源要求成本最小化而效益最大化,经济发展也要求减少医疗费用增长的压力。另一方面,新型药品、新
针对我国玉米酒糟的处理现状,本研究室提出了酒糟废液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新工艺:首先酒精糟液不进行固液分离,而是接入经过选育的高品质饲料酵母,进行好氧发酵,增加其中微生物蛋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地方政府独立利益的日渐扩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行政区经济冲突现象,影响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