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的想象:论纳博科夫文学创作中的越界现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界是渗透在纳博科夫几乎所有文学创作中的独特现象。纳博科夫越界的想象,绝不仅仅局限于地理疆界意义上的跨越,而更多的是表现在多种不同维度和层面上的交叉融合,具体来说分别有此岸与彼岸的越界、时间与空间的越界、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越界、文本空间与记忆空间的越界、俄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越界等等。 在纳博科夫的此岸与彼岸的越界中,纳博科夫将作家的创作与彼岸神秘的力量紧密联系起来,既认为此岸作家的创作受彼岸世界某种精神力量的控制,又认为此岸作家创作与彼岸的神秘力量创造有很大的相通之处,理解纳博科夫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相互交融的思想,是理解纳博科夫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在纳博科夫时间与空间的越界中,除了我们常见的时空的跳跃之外,纳博科夫时空观中特别突出的一点是空间化的时间观。纳博科夫认为时间并不是物理意义的流逝,而是心理意义的反映。当意识停留在某一时刻,时间就幻化成空间的图案。因此,在纳博科夫的小说里,传统的线性叙述方式被共时性的空间叙述结构所代替,线性的时间幻化成空间化的图画。 在纳博科夫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越界中,蝴蝶与象棋这两种学科是影响纳博科夫文学创作重要的因素,它们深深地融合在其文学创作的血液里,这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存在着大量关于蝴蝶与象棋题材上,更体现在其文学创作观念、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此外,纳博科夫还有意识地将其文学与物理学等其他学科沟通起来。 在纳博科夫文本空间与记忆空间的越界中,记忆是纳博科夫实现越界的基本手段。纳博科夫所谓的记忆,并不是单纯的对过去的回忆,而是穿梭于过去、现实甚至未来之间的创造性记忆,因此,作为纳博科夫记忆主体的彼得堡,实际上是纳博科夫用言语艺术在记忆与想象的空间中搭建起来的崭新的建筑。 在俄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越界中,纳博科夫从容自如地在俄语与英语之间穿梭,这一点尤其典型地表现在纳博科夫对自己俄文作品的英文自译当中。纳博科夫的自译作品不仅仅是涉及到语言转换问题,而且更体现了纳博科夫在俄语和英语语言文化之间的跨越。 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中,上述各种越界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水乳交融地交融为一体。而纳博科夫文学创作中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之多的越界现象,既同他坎坷而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还与他那崇尚自由独立的个性及其意识先决论思想有关。
其他文献
密斯曾说过,"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综观建筑历史,建筑的细部问题一直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细部与宏观的建筑形态一样,也是在功能(机能)、技术(材料)、文化(艺术)等若干
目的建立灯盏花素提取物中8种大孔树脂有机溶剂残留物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53 mm×1.0μm),柱温起始温度60℃
化学教学比喻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精巧的比喻并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它具有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化深奥为
军事新闻发言人在新闻舆论战中占有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地位,随着新闻舆论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整体战略地位和作用的提升,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中地位突出、影响重大的战斗员,是政
近年来,为了克服由于加入乳化剂而带来的弊端(例如:乳化剂的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产品中的乳化剂影响产品的电性能,光学性能,表面性能及耐水性能等),人们正在致力于开发无皂乳液聚合
PISA科学评价的理念对高考化学科学探究题的编制有着积极的启迪作用。本文简介了PISA命题的相关理念,以2014年安徽省高考理综28题为例,从试题情境设置、试题建构框架与分析(
<正>写秋,现当代作家不乏名作,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确可独推为上乘之精品。所以然何?就因为他的写秋,不只重在描状秋景秋物,而是刻意传染秋色秋味,摹写秋的深邃意境,尤
目的探讨海木三氯甲烷提取物对药物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制造大鼠高血压模型,观察和记录给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海木三氯甲
听觉是人的主要感觉通道,听觉障碍学生因听力损失,更多以眼代耳,通过唇读和使用手语来进行语言交流。唇读作为一项复杂的视觉语言认知活动,其主要涉及到视觉认知、动觉认知与语言
对模拟钢铁吸氧腐蚀实验时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铁电极处产生的Fe2+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采用类比猜想、实验探究、理论解释的方法,用铁粉、铁丝和铁钉分别进行实验以探究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