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葫芦意象的象征意涵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h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葫芦意象在我国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先秦民歌、诸子散文,到清代各类文体中,都有葫芦意象的出现。与前代相比,明代是一个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环境都与前代不同。因此在表达思想情感的时候,明代文学中的葫芦意象就被赋予了新的意涵,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新的阐释和解读。因此,将以明代文学中的葫芦意象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从象征意涵方面论述明代文学中的葫芦意象。第一章论述了明代文学中的鹤瓢葫芦意象。葫芦常被视为高洁隐士的象征,鹤瓢葫芦意象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鹤”这一动物“昂、泊、俨、察”的性格特点。鹤瓢葫芦意象承载了元末明初北郭地区隐逸者们的意志,以及避世者们的共同志趣。第二章论述了明代文学中的诗瓢葫芦意象。诗瓢葫芦意象源自唐末唐求典故,唐以后的诗歌中,常以此意象表达诗人渴望远离世俗的心情,以及对放旷心绪的追求。在明代文学中,诗瓢意象与世俗生活的距离缩小,成为了文人生活、交游中的重要器物,常被用来展现明代文人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第三章论述了明代文学中的藤蔓葫芦意象。藤蔓葫芦外形上缠绕难分的生物特点,在明代文学的实际运用中得到了继承,同时也得到了扩展与创新。明代文学中的藤蔓葫芦意象,以葫芦藤延伸缠绕阻碍葫芦的生长、毫无原则攀附大树汲取能量的形象,象征着奸佞小人、名利牵绊以及官场黑暗等内容。第四章论述了明代文学中的药葫芦意象。药葫芦意象与道教文化联系密切,因其储物性能良好,常被用作盛放丹药的储物器皿,继而成为了道教修士的身份象征。明代文学中的药葫芦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以推动道教的传播和世俗化进程为动力,经由修道之人,被赋予了教化世人的责任。第五章论述了明代文学中的壶天葫芦意象。“壶天”源于道教典籍,同时也有对神话传说中葫芦崇拜思想的继承,佛教的空间观念也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特点,使得壶天葫芦能在拥有无穷潜能的同时孕育一切。因此在明代文学中,壶天葫芦意象发挥着生命之源的作用。又受到其来源的影响,因此壶天葫芦意象在明代文学中还象征着佛道二教的融合。
其他文献
以实证为基础,结合合理的推论,探讨呼和浩特白塔明代题记《上元怀古》诗的题写者,可以对题记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此诗出现时白塔周围的客观环境有所了解,并可推测题写者是明英宗作为
《与朱元思书》中描写了富春江一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美景。其中对江水描绘的语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对这段描写富春江水的文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护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单侧弹射发射试验的故障虚拟复现及其设计改进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建立发射系统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燃气发生器数学模型、关键部件柔性体模型和制动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脑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颅脑超声检测90例高血压疾病孕妇分娩新生儿(病例组)的额叶厚度、大脑横径、额上回宽度、脑岛面积和周长、
新一轮语文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提出问题,以趣生疑,由疑问点燃他们的思想火花。使之语言文字及其表达的情感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认真需要促使学生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伴随而来的环境、社会、交通问题也日益严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城市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智慧城市重要的组成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作文分值占语文试卷总分值的近一半;足见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考场作文要取得好的成绩,不仅要求作文的体裁、内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