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中国古诗词口译质量评估——以温家宝记者招待会口译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keitre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及翻译相关研究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翻译研究在其发展史上总是受不断进步的语言学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上个世纪中叶韩礼德提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这无疑是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革新。从此该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30年前,翻译研究开始了对系统功能语法的借鉴。德国语言家朱莉安·豪斯吸取其营养,提出了一套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引进至中国后,其科学性及先进性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关注。其中司显柱教授的研究尤为突出,他对该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批评和修正,使其更加完善。   本文拟以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中所引用的古诗词及现场的口译为研究对象,运用司显柱教授的评估模式对其翻译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该研究的目的是拓展司教授模式的应用范围,以解决其局限于书面文本的缺陷。   根据司显柱教授的观点,翻译的目的是寻求译本与源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而文本类型学主张语篇的功能有主次之分,不同类型的语篇的主要功能不同。因此在实际的翻译操作中,应当以再现源语篇的主要功能为主。通过语篇类型的分析可以确定语篇的主要功能。语篇的各个功能是与其语域三要素一一对应的,因此功能对等的程度可以通过语域分析和对比予以评判。语篇类型和语域分析无疑便是该模式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所选的源文本为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所引用的6段古诗词。根据模式中规定的步骤,本文对其进行了语域分析并与目的语篇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以文本类型学为指导,对结果进行了评估。源文本属于诗歌类型,是以表达情感为主的表情类文本,主要体现的是语篇的人际功能。而语域分析的结果表明,译本基本上实现了对源语篇主要功能的再现。尽管有一些语义曲解的现象出现,但从语境的因素考虑,这样的失误是可以接受的。   自从温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之后,该译员的杰出表现一直广受好评。各种相关的评论大量涌现,但是多数还是主观经验式的。本文是以一个科学的评估模式为理论框架,其评估结果是相对客观而公正的。同时此研究也成功的将该模式从书面翻译质量评估扩展到新的口译领域,这对今后的研究是有启发性意义的。  
其他文献
后殖民主义理论集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于一身,是当今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学科。该理论激发我们多角度地思考文学作品,文化,政治以及经济之间的关系。该理论于20世纪80
“权势关系”与“社会性别”这两个常见的社会类别皆以“语篇”这一载体(无论是口头对话还是书面文本的形式)为媒介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各自的构建。在社会语言学发展的历
在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重译现象十分普遍。同一个文本,往往有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即使是同一译者,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产生出不同的译本。纵观目前有关重译的研究,大多只是遵
学位
本文探讨了在美国卷入恐怖主义危机过程中,新闻自由所产生的持续影响。其中,特别批判了将恐怖主义的发展统统归咎于言论自由的论调。通过分析美国媒体关于恐怖主义者形象的多层
中国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其中影视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众传播艺术,正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其文化载体的功能越来越突出,然而影视翻译的质量却急需提高。近年来,好莱坞
石黑一雄的布克奖获奖小说《长日留痕》(1988)是一部布局结构精巧复杂、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作品。主人公物理上短暂的六天乡村之旅,对应的是发现英国性神话和哀悼英国性丧失
进入新世纪以来,跨文化商务沟通的理论日趋多样化。作为跨文化商务沟通理论的中心定义之一,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在同一学科内的都有许多类似的定义。同时,在跨学科的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