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桥水库沉积物中营养盐释放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uyu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营养化是目前水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水体中过量的营养元素是引起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其中磷和氮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多数湖泊(水库)中磷是藻类自然生长的限制因子。多年来人们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主要策略是控制外源输入,然而通过此法成功恢复水生生态的例子屈指可数,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沉积物中磷的再释放。因此,沉积物营养元素的释放特性成为湖泊(水库)科学研究的重点。 本次试验以天津市于桥水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室模拟研究,揭示了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在环境条件改变时的释放特性。尤其是对沉积物中磷释放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 调查结果表明:于桥水库沉积物中TP含量变化范围为269.49-466.20μg/g,平均含量为367.85μg/g,其中Fe-P所占比例较大,占总磷64.71%。水库pH值年平均8.62,底层5月-9月出现严重缺氧、厌氧状态。于桥水库满足氮磷释放的条件,底泥中磷的释放是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主导因子。 试验结果表明:在pH6.5的酸性条件下,Ca-P的酸溶是上覆水中磷的主要来源。当溶解氧小于1mg/L时,厌氧使Fe3+还原为可溶性的Fe2+,磷释放到水体,随着水体中PO43-浓度的增加,水溶性磷被Fe2+吸附而产生化学固定,这一点可通过PO43-与Fe2+之间较好的相关性得以证明(相关系数0.935);高pH值条件下,发生OH-对PO43-的置换作用,造成底泥中磷的释放。溶解氧小于1mg/L,发生了置换作用与还原作用的协同作用,底泥中磷的释放速度大大加快;底泥中氮释放受溶解氧的影响,溶解氧小于2mg/L,总氮出现短暂释放。溶解氧小于1mg/L,反硝化作用加强,与底泥释放达到平衡,总氮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pH值对氮释放影响不大;底泥中有机物的释放出现在溶解氧小于2mg/L,高pH值可以中和来自底泥孔隙中的有机酸,加速有机酸向水体迁移的速度,有利于有机物的释放;温度对磷、氮释放作用明显。温度升高5℃,磷释放速率升高3.16倍,氮释放速率升高1.15倍;在中酸性条件下,磷主要源自于Ca-P的溶解和Fe-P的还原释放,影响深度约在沉积物—水界面下0-8cm范围内。碱性条件下,磷主要源自于Fe-P的释放,影响深度约在沉积物—水界面下0-6cm范围内。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的《文心雕龙》研究,萌芽于唐宋,肇端于元代,发展于明代,大成于清代,主要表现为校勘、考证、注释等基础性研究,为数不多的对义理的阐发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所以未能形成一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改变甚至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致使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越来越大的损害,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由此危及到人类自身的
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运用了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理论来指导教学,确能使教学质量大面积地提高,有的可将75~90%学生的成绩达到传统教学下20%尖子生才能达到的水平。为此,我国的教育
综合考虑齿轮啮合力及箱体重力作用,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大功率船用齿轮箱的有限元静力学模型,分析计算4种工况下齿轮箱的承载能力,并对原齿轮箱的强度和结构刚度进行分析评价。
针对现在药房药品数量众多,取药效率不高且药品的管理不方便等现象,本文提出了可以提高出药效率和药品管理的自动化装置。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最终选定使用TMS320F28335构成
将超微绿茶粉添加到面包中,采用感官评定、质构分析等方法考察不同超微绿茶粉添加量(0、1%、2%、3%、4%、5%)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面包抗氧化活性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石化等行业的发展,烟气的排放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使用电化学类烟气分析仪对烟道内烟气浓度进行现场测定的日常环境
<正> 黄梅戏是个年轻的剧种,几十年来从事黄梅戏事业的前辈和当今正在这条战线上辛勤耕耘的同仁们,为黄梅戏的繁荣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成绩斐然。然而,纵观一些新编的剧目
小江是三峡库区中部北岸流域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农田以紫色土坡地为主,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流失的非点源溶解态氮是水体中氮素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小江流域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