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大学生汉俄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实验对比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普遍存在于每种语言之中,对隐喻的研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开始研究隐喻,他所倡导的隐喻研究的重要特点在于把隐喻看作语言本身的反映,而不是思维的反映,所以他从修辞手段和语言现象角度来研究隐喻。从哲学角度研究隐喻的柏拉图主要研究隐喻与思维的关系,不涉及隐喻本身的特点与本质。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本旺尼斯特和沃尔曼把隐喻看做是词义转移、引申的手段。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出版之后,隐喻的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隐喻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和语言现象,确切的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形成必然需要认知的参与,隐喻也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在不同语言中存在普遍性和民族性。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各种概念的构建意义重大。人类最早认识到的便是周围的空间及自己的身体,因此以空间为始源域向非空间域映射的现象十分常见,利用空间概念来表征时间概念就形成了时间的空间隐喻。本文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时间的空间隐喻进行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时间的空间隐喻研究现状,并将通过实验对中俄大学生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进行对比研究,希望可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中俄大学生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为中俄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中国的俄语教学实践服务,为心理语言学、语言文化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佐证材料。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在绪论中将介绍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目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描写了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认知研究。包括隐喻认知理论与隐喻理解、空间隐喻的界定、空间隐喻思维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意象图式理论与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第三章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隐喻思维观,本文的重点之一。阐述了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对隐喻思维研究、世界图景理论与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第四章是实验研究,本文的重点之二。分为实验目的与假设、实验过程、小结。第五章是俄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教学建议,为更好地探析中、俄民族间的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心理、文化及语言定型提供借鉴和启示,同时丰富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为中国的俄语教学实践服务。结语总结全文,阐述主要研究结论并指出本课题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在人类历史上,英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都依次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制造已逐渐崛起,呈现出令人惊喜的局面。我国有100多种制造产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无人物流作为智慧物流发展的一种形式,以"无人化"的智能科技实现物流行业的作业任务。依托先进技术支持、物流行业创新与后疫情时代的特殊应用场景,无人物流末端配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克服无人物流末端配送的挑战(如机器能力、法规政策、运营成本和后疫情时代特殊要求等)后,无人物流末端配送在智慧校园、人机协同、自营配送业务等方面有望取得更多进步。
连续波体制雷达的发射功率可在一段时间内实现功率平均分配,发射峰值功率小、环境适应性强,因此易于结构优化、电路简单。文章在STM32架构上设计了一款24GHz毫米波调频连续波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每年洪涝、高温、台风、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都会引起人员伤亡、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
工作记忆被引入学术界已有五十余年。基于Baddeley与Hitch在上世纪70年代关于工作记忆的理论,学术界将二语习得与工作记忆的研究相结合,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研究与实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于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作品得以在海外广泛传播与葛浩文对其作品的翻译是密不可分的。国内外学者主要
饮茶对我来说,虽算不得有瘾,可也到了无茶不饮水的地步.由于初时接触花茶稍多,便对花茶比较感兴趣,只要稍好一点的花茶,我都能欣然接受.常听谙熟茶道的人讲,绿茶比花茶更清纯
期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与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多媒体辅助语言学习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用于英语教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英语教学的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应用
摘 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在技术转移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知识产权问题已成为阻碍中国与东盟国家持续开展技术转移和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瓶颈。文章通过对中国—东盟的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在制定针对东盟国家进行技术转移时的知识产权政
阅读作为感知异域文化的方式,是英语语言学习重要的一部分。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来帮助大学生进行高效地阅读。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大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高、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