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石墨相氮化碳(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3N4),它的单层结构类似于石墨烯,是一种非金属的半导体材料,也是介电型微波吸收材料。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与g-C3N4的复合,制备的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本工作制备了 g-C3N4、CoFe2O4/g-C3N4、ZnCo2O4/g-C3N4三种复合材料。采用SEM、TEM、XRD、红外光谱、XPS以及矢量网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477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相氮化碳(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3N4),它的单层结构类似于石墨烯,是一种非金属的半导体材料,也是介电型微波吸收材料。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与g-C3N4的复合,制备的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本工作制备了 g-C3N4、CoFe2O4/g-C3N4、ZnCo2O4/g-C3N4三种复合材料。采用SEM、TEM、XRD、红外光谱、XPS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材料的组成成分、形貌结构以及电磁参数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如下:(1)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在550℃马弗炉中煅烧4 h并通过水热法制备了g-C3N4材料。研究了水热反应时间对g-C3N4材料形貌结构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热反应时间制备的g-C3N4材料有棒状、片层状及针簇状的形貌结构,其中水热反应时间15 h制备的片层状g-C3N4材料的微波吸收能力最佳,在样品匹配厚度3.5 mm、频率10.16 GHz处取得最小反射损耗值为-18.08 dB,最大有效吸收带宽为3.36 GHz。(2)以 g-C3N4、FeSO4·7H2O、Co(NO3)2·6H2O 为原料,NaOH 调节溶液 pH 值至11,采用水热法制备了 CoFe2O4/g-C3N4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原料质量比、形貌结构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片层状g-C3N4分布在微球状纳米CoFe2O4中形成异质界面,引起了界面极化,增强了电磁波在材料内部进行多重散射和反射的能力;当g-C3N4:Co(NO3)2·6H2O:FeSO4·7H2O质量比为1:0.97:0.46,材料具有最佳的吸波性能,在样品匹配厚度3 mm、频率10.24 GHz处取得最小反射损耗值为-39.34 dB,在样品匹配厚度2 mm处,最大有效吸收带宽达到4.96 GHz。(3)以 g-C3N4、CoCl2·6H2O、Zn(CH3COO)2·2H2O 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氟化铵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并在400℃的马弗炉中锻烧2 h制备了ZnCo2O4/g-C3N4复合材料。研究了原料质量比、形貌结构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状结构的ZnCo2O4生长在片层状的g-C3N4上,形成导电网络结构,增强了界面极化和电导损耗;当g-C3N4:Zn(CH3COO)2·2H2O:CoCl2·6H2O质量比为1:0.88:0.48,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在样品匹配厚度2.5 mm、频率12.4 GHz处取得最小反射损耗值为-40.65 dB,在样品匹配厚度2 mm处,最大有效吸收带宽达到4.88 GHz。图[27]表[4]参[114]
其他文献
在“双碳”战略和国际社会煤炭清洁化利用的大背景下,在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迈入新高度的今天,煤炭势必要由燃料向炭材料转型,煤制活性炭是其中一项重要选择。煤基超细活性炭因其一系列卓著特性引起关注,但关于煤基超细活性炭的制备方面的研究报道却鲜少见。本文以宁夏无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评价模型获得超细粉碎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机械-化学法制备前驱体,继而一步法制得煤基超细活性炭,对煤基超细活性
图像融合是一种图像增强技术,能够将不同传感器获取的某场景的图像进行信息融合,生成一幅包含更多此场景信息的图像。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是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的一个重要分支,红外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包含物体向外辐射的热信息,但通常分辨率较低,图像整体比较模糊;可见光传感器获取的图像拥有丰富的细节信息和较高的分辨率。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融合,可以融合两张图像中的重要信息,生成一张具有更丰富的信息
深基坑工程因其复杂的周边环境和大量的支护结构,给常规的基坑监测工作带来较多不便。本文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深圳市大运枢纽基坑工程监测进行了研究,结合光纤传感理论分析、现场工区概况调查、室内光纤性能试验和基坑现场光纤监测等方法,分析了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在大运枢纽基坑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坑外土体分层沉降、混凝土支撑轴力等方面的运用,具体的结果如下:1.增加光栅点距对光缆传感性能影响不大,1m内定点
合理规划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VRP)是优化物流调度一系列复杂问题的根源,客户允许有可容忍时间窗的VRP为带软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oft Time Window,VRPSTW),本文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不同场景VRP,对开放式带软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Open Vehicle Routing Probl
岩溶陷落柱是我国华北煤田发育一类独特的隐伏构造,具有储水和导水作用,给煤矿安全开采带来巨大威胁。认识陷落柱分布特征,并从成因机理上探讨陷落柱演化过程,不仅为陷落柱水害防治提供基础依据,且具有一定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以张谢矿区陷落柱为对象,在分析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结合钻探、物探及井巷施工所揭露和探测资料,采用地质演化、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岩溶陷落柱形态及分布规律,探讨
在矿山采掘过程中,受各种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开采沉陷时有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开展矿山开采沉陷的预警意义很大。传统上对矿山开采沉陷观测的方式,大多使用了全站仪测量、精密水准尺和GPS等大地测量技术,但这些方式易受气候原因的影响且具有成本昂贵、操作施工难度大等问题。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成效明显,将卷积神经网络及图像处理应用到矿山开采沉陷灾害预警中,可为煤炭动力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必将激起人们对于用电需求的上涨,关于电力安全生产、变换、输送、分配的问题也愈发显的突出。而高压直流输电是各项生产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保证高压直流输电的稳定工作就显的格外重要。而其中关于高压直流换流阀(可控硅)安全可靠运行的工作是直流输电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保证其安全运行火灾问题则必须考虑,因此设计一种火灾监测系统来监测它的运行就是我们急需考虑的问题。物联网技术在4G/5G通
目前,微塑料己经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大量研究报道了微塑料吸附污染物及重金属,然而微塑料与生物大分子的吸附特征尚不清晰,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的工作。老化可以显著影响微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表现出与原始微塑料不同的表面特性。因此在研究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及生物学效应时,老化带来的相关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选用三种不可降解微塑料(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酰胺PA)和两种可降解微塑料(聚乳酸PLA
随着煤炭的持续开采,浅部资源日益枯竭,向深部开拓成为必然趋势。而深埋条件下的煤层受高承压水威胁,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疏水降压和注浆堵水加固是解决矿井水害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法,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区域注浆工程以应对深部岩溶含水层的威胁。区域注浆工程的空间尺度极大,浆液运动状态和扩散范围极为复杂,与松散层注浆和井下工作面注浆的扩散机理存在较大差异。目前,针对此类注浆工程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探讨深埋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