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过滤除铁锰氨氮以及优化运行的中试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95130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地下水中的铁、锰及氨氮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沸石滤柱能有效去除地下水的铁锰及氨氮,缺少对该工艺的优化控制方法。为此,本文以西安市北郊地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开展沸石过滤除铁锰以及氨氮优化运行的中试试验研究。研究沸石滤柱不同时期的运行性能,分析沸石滤料的熟化过程、表面特性及吸附性能。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沸石滤柱运行的控制条件(其中包括反冲洗、曝气方式、滤速),分析了铁、锰、氨氮沿滤层去除的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沸石滤柱运行19天后,锰的平均去除率为97.8%,出水锰低于0.1mg/L,铁平均去除率为94.5%,出水总铁低于0.3mg/L,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4.1%,出水氨氮低于0.3mg/L,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在未成熟期,沸石滤柱去除锰负荷仅为4.32mg/d,在成熟期锰平均去除负荷提高了9倍(22.151g/d)。可见,锰的去除负荷达到20g/d时沸石滤料熟化。(2)沸石熟料表面形成黑色的滤膜,铁、锰含量分别为1.726%、1.06%,明显高于生料(0.486%,0.06%),尤其锰提高了近100倍。沸石生料对Mn的吸附去除率为16%,熟料吸附去除率为37%,明显好于沸石生料。(3)采用“静置10min+4m/h滤速”的启动方式,初滤水浊度的峰值为2.12NTU,仍然达不到1NTU的出水水质标准。通过增加8min的微膨胀时间,初滤水的最大值仅为0.98NTU,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4)在低氧(2.7mg/L)、中氧(4.5mg/L)、高氧(7.5mg/L)条件下,出水中总铁的最大值分别为:0.097mg/L、0.078mg/L、0.095mg/L,出水中锰的最大值锰的最大值分别为:0.48mg/L、0.56mg/L、0.07mg/L,出水中氨氮的最大值分别为:1.56mg/L、1.34mg/L、0.23mg/L,高溶解氧的过滤周期为200h,过滤周期是其他两种溶解氧的25倍、7倍。(5)在10m/h过滤滤速条件,在滤柱中水位到达溢流口时,出水中的铁锰并没有超标。在12m/h、15m/h高滤速条件下,分别运行70h和30h后,出水的总铁的含量超标,分别为0.13mg/L、0.17mg/L,在分别运行60h和40h后,出水中锰的含量超标,分别为0.13mg/L、0.17mg/L,在滤速为10m/h下,Mn、Fe的截留量最高,分别为135.32g、178.33g,而在滤速为15m/h下,Mn、Fe截留效率最高,分别为1.65g/h、1.82g/h。在滤速为15m/h条件下,产水效率最高,产水效率为99.86%。(6)滤速由10m/h提高到15m/h后,总铁、锰和氨氮完全去除所需的滤料深度分别增加了60cm、60cm、40cm。滤柱中没有亚硝氮积累,Fe2+在滤柱上部去除,在滤层深度为40cm处100%去除,Mn2+在滤层中上部80cm处去除率达96%。
其他文献
指导医用电气设备和系统的企业正确理解和应用YY0505--2005,顺利完成产品的电磁兼容检测,以满足标准的要求。
本报南宁讯(记者卢林峰 通讯员孙晓梅)本报刊发记者采写的《远程视频庭审助力刑事审判科学发展——南宁市中级法院开展远程视频审判工作纪实》(详见本报10月17日1版)报道,引
报纸
"通才型"市场营销人才越来越难以迎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专业技术型营销人才培养的呼声日益高涨。那么什么是专业技术型市场营销人才?为什么要培养专业技术型市场营销人才?怎样
<正>解题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解题活动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解题错误,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错题与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将就
病例资料 患者,男,63岁,发热寒颤伴中上腹疼痛3天。既往有胰腺炎病史。查体:T37.8℃,Bp90/60mmHg,巩膜黄染,中上腹部可见异常搏动点并有压痛,无反跳痛,可扪及一直径约4.Ocm大小的肿块,可扪
三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货物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的问题,结合旅客列车应用的有关技术要求,研制出2C1-KDS型客车列尾安全防护装置,并考虑其在结构和性能上具有先进性和
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新疆小微企业发展也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对近几年小微企业经济指标的分析及政府公共政策的梳理,可以发现由于政府不断完善
焚烧发电逐渐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新趋势。垃圾焚烧前熟化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液采用"EGSB-缺氧/两级好氧MBBR-MBR"组合工艺处理,存在MBR处理单元膜污
我正式发表学习和研究美学的论文迄今,已经30年了。由于教学任务超重和成果发表超难,我的论文数量不多,但其中贯穿着从系统思维到人类生态系统思维的一条鲜明的线索。五年之前,我
现如今我国非常重视绿色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在建筑物耗能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建筑能耗是社会耗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而占有建筑物的近三成左右耗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