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理论指导下的南阳白河滨水空间形态分析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0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早期人们对河流的管理和修筑以工程堤坝为主,滨水空间形态整齐、单一,河岸线形式趋于单调,减少了河流原本的形态特征。在治理河流和营造活动空间的同时却与人们亲近自然的要求渐行渐远,并带来了城市雨洪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分形理论,结合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思想及造景手法和如今流行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探讨滨水空间的形态。利用分形几何特征和分维计算对滨水空间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提升城市形象。(1)传统园林理水的思想、构成要素、传统模式与分形几何的特征进行分析与对比,找到分形理论在滨水空间设计中的切入点。讨论了自相似性与以小见大、维数变化与曲折有致、分形生长与一池三山,并计算得出不同分维区间出现的水面形式。(2)低影响开发与生态设计的理念与分维计算结合,计算出不同驳岸形式的分维,并对比两种不同驳岸的形式所产生不同的雨水汇集时间,得出生态效益高的驳岸模型。(3)通过对分形几何特征的自相似性和无标度性的分析,演变出空间的变化规律,从而将驳岸以上的空间高效利用起来,增加活动空间和功能。(4)结合南阳白河的项目背景,将以上结论运用到设计当中,首先,计算出设计范围内的分维,划分出不同形态的空间,将河道分成四个区域。(5)利用以上得出的不同分维区间内出现的水面形式及驳岸模型对南阳市白河的滨水空间设计进行指导并运用。分别对岸线、洲岛、河滩、驳岸进行分析和景观提升。(6)现代的设计理念需要继承传统的思想和技艺更要结合时代的发展,通过多学科融合来指导应用和实践,才能创造出更适合人类发展的生存环境。本文以南阳市白河为例,对城市段河流进行分形分析和景观提升。
其他文献
传统村落是人们聚集生息、生产的居住载体,是有一定历史和传统风格的传统聚落环境。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关系,由于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鄂西长期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
人类发展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地域性文化正在逐渐丧失其特殊性,“国际式”建筑泛滥,导致对现代建筑技术的盲目崇拜
本文的研究起源于规划体系对空间控制的缺失。基于公共利益,建设良好品质的公共空间一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而实现良好的空间品质则需要规划的控制与引导,但当前的规划体系无
设置中庭是图书馆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设计手法,也是设计中的亮点。其作为过渡空间不仅使交通更为有序、流线更为灵活,同时也调节了室内微气候的变化。鉴于其良好的空间感与采光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也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建筑类型中十分重要的公共建筑,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图书馆建筑设计来说,无论是图书馆界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寒地建筑中庭设计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塑造一个针对动态的寒地气候环境的可变的舒适中庭空间,用以满足使用者在气候不利的情况下在室内的正常活动和感受自然的需
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是哈尔滨市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保护区,这里曾经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与地域文化,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街区内的建筑与设施已经陈旧破败,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生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