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早期现代建筑中夏昌世作品的遮阳技术分析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发展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地域性文化正在逐渐丧失其特殊性,“国际式”建筑泛滥,导致对现代建筑技术的盲目崇拜。而早在建国初期,曾有一批建筑师针对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建筑实践,其中就包括其中的领军人物,曾留学德国的中国建筑师、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夏昌世先生,他于1950-1958年期间,在岭南现代建筑创作中作了前所未有的尝试,建造了许多使人耳目一新的“夏氏遮阳”。如果我们要在经济和文化全球趋同的背景下寻求城市和建筑的地域主义,就很有必要考察一下夏昌世先生的作品和重温夏昌世先生对于广州地区早期现代建筑的防热理论,对岭南早期现代建筑进行科学性研究。这对我们探索具有岭南本土特色的现代建筑道路,寻求岭南建筑发展的独特模式都有着一定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本文从建筑技术的角度,对夏昌世作品中的遮阳技术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使用比较分析法,针对无遮阳和有遮阳时、遮阳分别用于东南西三个朝向时、原遮阳与改变遮阳形式后的遮阳分别进行对比,对“夏氏遮阳”的适用性进行评价,了解遮阳构件各部分的作用;分别从室内采光、防太阳辐射、通风、温度、舒适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求全方位的对“夏氏遮阳”进行定量的评价。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夏氏遮阳”在全阴天情况下,对室内的采光情况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采光照度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并且有效防止了眩光。在太阳辐射方面,“夏氏遮阳”的防辐射能力较好,并且能够满足夏季和冬季对太阳辐射量的不同要求。在自然通风方面,特有的通风槽对遮阳板自身散热有一定帮助,但相应的也会降低室内的风速,但综合了太阳辐射的遮挡情况后,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少,室内的温度和PMV都较没有遮阳房间低。通过对采光、遮阳及通风的综合分析,可以说“夏氏遮阳”在各方面都能满足使用需求,但由于有些遮阳的构件过多,虽然在防辐射方面是非常优异的,但对采光及通风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待改善。对此,我们要肯定其优点,发现其不足,进而明确岭南建筑防热的方向,引起人们对岭南现代建筑前景的思考。
其他文献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是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层面,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要解决城市问题,就不能通过单一层面入手,而需要从一个宏观整体的角度出发,即从规划体系的角度去寻求解
以奥运会、世博会为代表的城市大事件营销战略正在成为既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深刻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城市发展引擎。“事件革命”的概念呼之欲出。大事件营销的重要性的
室内音质设计中,可通过利用不规则空间体型、吸声材料和反射材料相间布置以及使用声学扩散体来达到声场扩散的目的。不同类型声学扩散体的发明及应用,在厅堂音质设计中发挥了重
经过近年来社会对城市建设的反思与保护思想的普及,保护历史村镇的必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将历史村镇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护已成为一种道德意味的主流意识。如何规范其保
学位
耐候钢作为一种建筑表皮材料,在国外实际应用的案例已比较广泛,设计与建造水平相对较高,而在国内出现的较少,近几年才有部分实例出现,无论是设计质量还是实例数量上都与西方国家有
学位
20世纪70年代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更新手段在欧洲开始盛行,90年代中期文化则直接与经济联姻,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兴起并逐步兴盛。新千年以来,文化则直接被看作是城市增长的引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建筑设计行业经历了机构改制、行业发展、市场经济、不完全的注册建筑师制度,设计机构仍然带有较重的行政管理色彩。而建筑市场的繁荣,带来设计规模扩大,设
传统村落是人们聚集生息、生产的居住载体,是有一定历史和传统风格的传统聚落环境。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关系,由于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鄂西长期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