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联合企业生产工序碳排放流模型建构与CO2排放分析

来源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生产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钢铁工业作为工业的重要领域,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也是CO2排放大户。然而,目前中国钢铁企业对CO2排放的概念知之甚少,计算方法更无从谈起,急需一个科学、可靠且方便的针对钢铁工业或企业的CO2排放计算方法及工具,它不仅有利于帮助钢铁企业乃至行业了解自身CO2排放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间和行业间的交流。   介于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根据对钢铁工业CO2排放研究现状的分析,认为目前研究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缺乏对钢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过程的解析;第二,缺乏有效的碳排放分析和计算模型;第三,缺少对钢铁企业碳排放信息化方面的研究。   2.分析了钢铁企业以及各个生产工序碳排放的过程和机理。根据物质在碳排放过程中的作用,将碳排放的过程分为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副产物碳排放折扣和计算碳平衡。根据对各生产工序碳排放的分析,认为碳排放贯穿于整个生产流程过程中,对于工序碳排放需要整体考虑和分析。   3.将引起碳排放的物质统一命名为“碳素”。建立了设备、单元、工序之间碳排放关系模型,碳排放流模型。并依据碳素和碳排放流模型建立企业工序碳排放流程网络模型。依据这两种模型分析出了钢铁企业和生产工序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计算模型。   4.本文基于钢铁企业碳排流模型和碳排放放计算模型,依据国内某大型钢铁企业(简称企业A)能源信息系统,建立碳排放计算与分析系统。   5.利用钢铁企业各工序碳排放计算模型,实例了分析企业A2010年碳排放情况。并提出降低各生产工序的碳排放,需要从碳排放流结构、碳素组成以及生产工序组成结构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以提出合理的降低排放的建议。   6.对碳排放的计算和分析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由于碳排放的计算都采用的是碳平衡原理,所以差异性主要在碳排放系数选择上,由于目前钢铁企业没有公布排放系数标准,所以计算结果不能得到有效性的验证。分析模型,采用企业A中在不同两个月中,焦化工序碳排放情况,分析模型可以分析出碳排放组成与波动情况和原因,所以分析模型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大功率电机需要做大量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传统的同步发电机组试验电源系统噪声大、耗能高、操作不方便且频率调节范围窄,成为制约电机行业发展的瓶颈。本课题中大功率电机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将会越来越高,这与日渐枯竭的传统化石能源以及恶化的生态环境形成十分突出的矛盾。光伏太阳能作为干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正受到广
遥操作机器人的出现使得人类可以完成在难以接近或者有害环境中的复杂作业,从而扩展了人类的感知和操作能力,保证了人类的安全。现今,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航空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移动机器人已经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控制系统性能需求。多移动机器人协调控制以其更好的智能性和自适应等优势,逐渐成为机器人控制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多移
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VRP)是物流配送中的
在未知环境下无人飞行器能自适应地在线实时航路规划是无人飞行器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无人飞行器实际飞行环境中,不可能完全准确的先验得到全局环境信息,因此在离线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三个典型的机炉非线性对象模型,并从其结构、物质和能量平衡关系、稳态模型、逆稳态模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仿真分析其动态特性和非线性特性;其次,采用非线性测度的概念对500MW机组模型计算其非线性测度曲线,分析其非线性变化、非线性强弱及其分布,鉴于在Astrom的模型中汽包水位存在积分,在进行非线性测度得计算中存在困难,不利于模型间的非线性度的对比,为了更好的比较模型之间的非线性度,这
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应用中,传感器节点因为体积较小,大多是由电池供电,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非常难给电池充电或者更换电池,因而节点的能量相当有限,在网络使用中常常
同步开关噪声(Simultaneous Switching Noise,SSN)是指当多个器件在同一时刻处于开关状态,由于寄生电感的存在,快速变化的电流形成压降而产出的噪声。在电路设计中,如果不注意SSN
随着公路与航空运输的迅速崛起,现有铁路旅客票价机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为此,需要推进铁路旅客票价改革,建立灵活的、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铁路旅客票价机制。   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