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生产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钢铁工业作为工业的重要领域,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也是CO2排放大户。然而,目前中国钢铁企业对CO2排放的概念知之甚少,计算方法更无从谈起,急需一个科学、可靠且方便的针对钢铁工业或企业的CO2排放计算方法及工具,它不仅有利于帮助钢铁企业乃至行业了解自身CO2排放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间和行业间的交流。
介于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根据对钢铁工业CO2排放研究现状的分析,认为目前研究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缺乏对钢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过程的解析;第二,缺乏有效的碳排放分析和计算模型;第三,缺少对钢铁企业碳排放信息化方面的研究。
2.分析了钢铁企业以及各个生产工序碳排放的过程和机理。根据物质在碳排放过程中的作用,将碳排放的过程分为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副产物碳排放折扣和计算碳平衡。根据对各生产工序碳排放的分析,认为碳排放贯穿于整个生产流程过程中,对于工序碳排放需要整体考虑和分析。
3.将引起碳排放的物质统一命名为“碳素”。建立了设备、单元、工序之间碳排放关系模型,碳排放流模型。并依据碳素和碳排放流模型建立企业工序碳排放流程网络模型。依据这两种模型分析出了钢铁企业和生产工序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计算模型。
4.本文基于钢铁企业碳排流模型和碳排放放计算模型,依据国内某大型钢铁企业(简称企业A)能源信息系统,建立碳排放计算与分析系统。
5.利用钢铁企业各工序碳排放计算模型,实例了分析企业A2010年碳排放情况。并提出降低各生产工序的碳排放,需要从碳排放流结构、碳素组成以及生产工序组成结构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以提出合理的降低排放的建议。
6.对碳排放的计算和分析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由于碳排放的计算都采用的是碳平衡原理,所以差异性主要在碳排放系数选择上,由于目前钢铁企业没有公布排放系数标准,所以计算结果不能得到有效性的验证。分析模型,采用企业A中在不同两个月中,焦化工序碳排放情况,分析模型可以分析出碳排放组成与波动情况和原因,所以分析模型是有效的。